显示标签为“亚洲其他”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亚洲其他”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08年10月5日星期日

谷歌地图下的南极冰山

Google Earth下的南极冰山

  在南极大陆边缘,举目皆是冰川及数百米高的冰崖,这些冰川的形成已有一万年,在风和温度变化中,无数的南极冰山、冰块被缓慢溶解成千变万化、奇异至极的形状。

  南极冰山在南大洋水域的运动与大气环流、表层水流相一致,在南极岸边,冰山的漂移取决于海流。由于受到水文气象要素的综合影响,冰山运动相当复杂,当冰山海面高度为数十米,吃水深度达500米时,它们的漂移速度,甚至于在漂移方向上都与海冰不同。

  从南极洲冰川末端和冰架滑落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多呈桌状延展。1956年11月12日,美国破冰船“冰川”号,在南太平洋斯科特岛以西240千米附近,发现一座冰山,长335千米,宽97千米,面积达31,000平方千米,相当比利时一个国家的面积,是世界大洋上发现的最大冰山。1958年冬天,美国破冰船“东方”号,在格陵兰以西的大西洋洋面,发现一个面积360平方千米的冰山,高出海面167米,是至今发现的最高的冰山。

  资料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提供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Google Earth下的南极冰山

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

谷歌地图上的伊拉克翻船

Google Earth上的伊拉克翻船

  卫星是不会眨眼的,它既记录人们的成就,也记录人们失败的一幕。图中显示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艘巨轮在一次事故后侧翻在伊拉克Basrah的海面上。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Google Earth上的伊拉克翻船

2008年1月14日星期一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塔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塔

  塔什干塔是一个独特的建筑。塔高 1,200 英尺(375 米)。它综合了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和现代建筑风格。塔中配有广播、电视和其他类型的通讯设备。游客可以游览观景台和两个餐厅:蓝色餐厅和红色餐厅。

  塔中的气象站为农业部门提供有关天气变化的信息。高速电梯能在 30 秒之内将旅客送至最高层的餐厅。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塔

2007年10月27日星期六

美国公布叙利亚核设施遭空袭卫星照片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6日的消息,据说是叙利亚上月遭以色列空袭地点的新近公布的卫星图像显示,一座大型建筑完全消失。美国的研究机构——科学和国际安全研究所取得了上述图像并进行了分析。该研究所称,图片上的工业建筑可能是一个正在建造的核反应堆。BBC的记者说,从图片并不能得出确定的结论。也不能肯定图片显示的地点就是以色列空袭的地点。

  据报道,以色列的空袭事件仍然被神秘笼罩,引起纷纷揣测。最初以色列甚至不承认在9月6日进行了空袭,以色列军方下令封锁一切有关消息。但是叙利亚表示以色列战机侵犯了叙利亚领空,叙利亚说以色列战机入侵是“敌对行为”。4个星期后以色列最终承认进行了空袭。情报界消息人士暗示袭击可能和朝鲜的核项目有关。

  周三美国科学和国际安全研究所这个独立机构公布了袭击前的卫星图片,图片显示了叙利亚北部的一个设施,他们认为那就是空袭的目标。图片显示了一座大型工业建筑和一个在幼发拉底河上的泵站。该研究所表示,图片中的建筑和朝鲜宁边核设施的建筑十分相像,建筑外墙的长度大致相同。

美国安全专家公布了据称为叙利亚核设施的8月10日卫星照片

美国安全专家公布了据称为叙利亚核设施的8月10日卫星照片

  该研究所现在展示了最近在10月24日拍摄的一张同一地点的图片,这也就是在袭击发生6周后拍摄的图片。图片似乎显示那座大型工业建筑完全消失,地面十分平整。叙利亚一直否认有建造核反应堆的计划。朝鲜也坚决否认他们帮助叙利亚建造过任何核设施。BBC的外交记者马库斯说,从这些图片中不能得出确定结论。但是图片似乎显示,叙利亚政府,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显然在尽力消除被空袭建筑的痕迹。

美国安全专家公布了据称为叙利亚核设施的10月24日卫星照片

美国安全专家公布了据称为叙利亚核设施的10月24日卫星照片

  科学和国际安全研究所说,叙利亚如此迅速地清除现场使得现场核查变得十分困难,这似乎说明叙利亚在隐瞒什么。该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使人对叙利亚产生疑问,即叙利亚是否违反了该国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协议。根据协议,叙利亚有义务通知国际原子能机构任何建造核设施的计划。 (中新网)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美国公布叙利亚核设施遭空袭卫星照片

2007年10月12日星期五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巴厘(BaLi)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旅游区,是爪哇以东小巽他群岛中的一个岛屿,面积约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80万。巴厘西距首都雅加达约1千多公里,与首都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隔海相望,相距仅1。6公里。 该岛由于地处热带,且受海洋的影响,气候温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绿水青山,万花烂漫,林木参天。岛上大部分为山地,全岛山脉纵横,地势东高西低,有四、五座锥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贡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是岛上的最高点,附近有曾于963年喷发过的巴都尔活火山。岛上沙努尔、努沙·杜尔和库达等处的海滩,是该岛景色最美的海滨浴场,这里沙细滩阔、海水湛蓝清澈。每年来此游览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2007年2月25日星期日

谷歌地图上的亚洲“霍克”防空导弹基地

Google Earth上的亚洲霍克防空导弹基地

  霍克(HAWK missile system)地空导弹是一种导弹防御系统,主要用于中程、中低空防御,可对付喷气式飞机、旋翼飞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等各种目标。Google Earth社区的军事区有一个美国部署的“霍克”防空导弹基地的地标,包含了美国在亚洲很多盟国和地区部署的“霍克”防空导弹的详细情况,包括韩国(前段时间韩国就因为导弹防御被Google Earth泄密而恼羞成怒)、日本、台湾、新加坡、以色列、约旦等地区的防空导弹基地,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军事地标,中国大陆应该对台湾的“霍克”防空导弹基地最感兴趣,这些防空导弹基地被曝光引发一个疑问还是泄密问题,比如中国如果攻打台湾,完全可能根据这些防空导弹地标,通过最新的导弹将这些系统摧毁,然后再利用空军进行空袭,从这个角度上看,Google Earth的确存在一些泄密的可能性。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Google Earth上的亚洲“霍克”防空导弹基地

  下面是来自军事杂志的关于“霍克”防空导弹的一些技术性资料

  霍克(HAWK missile system)地空导弹是一种低层导弹防御系统,主要用于中程、中低空防御。可对付喷气式飞机、旋翼飞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等各种目标,该系统为机动式,具有全天候/昼夜作战,火力猛、可靠性高、抗电子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霍克最初命名为“猛禽”,后来变成“全程寻的杀伤器”(Homing All the Way Killer)的缩写,即霍克。霍克地空导弹系统是美国最老的防空导弹系统之一,自60年代初以来,一直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主要防空武器。40年来,雷声公司总共制造了37000枚霍克导弹,每枚导弹的单位研制费为25万美元,每个火力单元(发射排)的单位换装费是1500万美元。

  霍克系统的组成

  霍克导弹作战单元主要由捕获、火控和射击三大部分组成,包括一部用于目标监视的脉冲捕获雷达、一部用于目标跟踪的高功率照射雷达、一个内设操纵台的指挥所、一套MK XII敌我识别问答系统和三套三联装发射装置。

  霍克系统的目标探测信息由脉冲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提供给火控部分,用于交战评估。目标数据也可通过数据链由遥控探测系统获得。火控系统通过高功率跟踪雷达锁定目标。发射可采用人工和自动两种模式,一次可发射一枚或多枚导弹。霍克系统的雷达和导弹均具有多种电子对抗手段。

  一般霍克系统按营的建制部署,通过陆军战术数据链与TSQ-73导弹指示装置(指挥、控制单元)进行通信。每个导弹发射连配备2个火力单元。每个火力单元配备2个发射班。每班3套发射装置,配备1部脉冲目标捕获雷达和1部连续波目标捕获雷达。每套发射装置配置3枚导弹。而美国海军陆战队防空联队的每个空中管制中队部署一个轻型防空导弹营。

  霍克导弹系统的改进

  改进后的新型霍克导弹系统主要由AN/TPS-59雷达、霍克导弹及发射系统、防空通信平台(ADCP)三大部分组成。除此之外,还包括与海军的宙斯盾雷达、陆军的爱国者系统雷达和空军的空中预警与控制系统(AWACS)飞机上的雷达等探测器实现一体化的新软件,以及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终端。AN/TPS-59雷达主要用于目标探测、目标识别和跟踪。发射系统负责运输、保护和发射导弹。霍克导弹采用雷达制导,利用近炸破片毁伤目标。防空通信平台将TPS-59雷达与霍克导弹和其它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连接起来,以实现导弹的纵深防御。按照目前的计划,正在对AN/TPS-59雷达、霍克导弹及发射系统进行改进,而防空通信平台将是新增的配套系统。

  霍克系统最为显著的改进包括:

  改进海军陆战队的主要对空监视雷达——AN/TPS-59雷达。AN/TPS-59雷达装置是海军陆战队的防空指控系统,作为海军陆战队的防空地面特遣部队的主要探测系统,为战术防空作战单元提供空中目标信息和原始图像。它还可以作为遥控探测系统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进行前沿部署。改进后的雷达可探测740公里以外、150公里高度的战区弹道导弹。首批改进后的AN/TPS-59雷达已于1998财年装备部队。

  防空通信平台是为霍克系统配备的全新系统,它将连结AN/TPS-59雷达和霍克导弹连,并将向战区其它探测系统传输格式化数据。这将使霍克系统能够通过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与其它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进行通信。这些链路将允许防空指挥官用其它导弹防御系统引导霍克系统,并将霍克系统集成到战区导弹防御体系结构中。这种防空通信平台已于1997财年开始生产。

  霍克导弹和弹头经改进后,可使霍克系统更有效地对付敌方弹道导弹。特别是弹头和引信方面的改进使霍克导弹成为“更具杀伤力的导弹”。发射系统的改进使霍克系统更具机动性,也使发射系统与导弹之间的相互联系大为改善。

  部署后,改进的AN/TPS-59雷达和防空通信平台将配属给海军陆战队防空联队下属的海军陆战队空中管制中队。

  部署情况

  现在,该系统已在很多国家部署,其中包括美国、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荷兰、挪威、日本、埃及、约旦、以色列、科威特、葡萄牙、西班牙、瑞典、沙特阿拉伯、新加坡、韩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台湾拥有霍克/霍克改进地空导弹近1000枚和3联装发射架约100部。在陆军部队编制了4个霍克导弹营,是台湾目前现役主力中程地空导弹。

2007年1月22日星期一

谷歌地图上的神秘的死海

神秘的死海

  死海位于西亚,南北长80千米,东西宽为5~16千米,其海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米,最深处为395米。死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天然水体之一,水中除细菌外,水生植物和鱼类很难生存,沿岸树木也极少,因此被命名为“死海”。

  死海实际上是一个大盐湖,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美景,但大自然赋予它的那股神秘力量,却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相传2000年前,罗马帝国的远征军来到了死海附近,击溃了这里的土著人,并抓获了一群俘虏,统帅命令士兵把俘虏们投进死海。奇怪的是,这些俘虏竟然没有沉下去,而是个个都浮在水面之上,统帅以为这是神灵在保佑他们,就把俘虏释放了。

  死海中虽然没有任何水中动植物,但对人类的照顾却是无微不至的,因为它会让不会游泳的人在海中游泳。任何人掉入死海,都会被海水的浮力托住,这是因为死海中的水的比重是1.17~1.227,而人体的比重只有1.02~1.097,水的比重超过了人体的比重,所以人就不会沉下去。旅行社的导游们拍下了一幅幅令人不可思议的照片:游客们悠闲地仰卧在海面上,一只手拿着遮阳的彩色伞,另一只手拿着一本画报在阅读,随波漂浮。

  死海的海水不但含盐量高,而且富含矿物质,常在海水中浸泡,可以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因此,每年都吸引了数十万游客来此休假疗养。

  死海海底的黑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成为市场上抢手的护肤美容品。以色列在死海边开设了几十家美容疗养院,将疗养者混身上下涂满黑泥,只露出两只眼睛和嘴唇。富含矿物质的死海黑泥,由于健身美容的特殊功效,使它成为以色列和约旦两国宝贵的出口产品。

  20多年来,死海已经由原来的近400平方千米缩减至300平方千米。有人预言,死海面积将缩减至250平方千米,约等于300年前的三分之一。

  近来有人提出死海不死的新论点,他们引证最新的科学考察结果,证明死海里存在着微生物——大量嗜盐细菌和藻类,它们在含盐量极大的海水的滋养下,活跃地繁殖生长。这无疑是一个新的科学发现。

  死海中还有太多的谜至今没有解开,如其众多的矿物质来自何处,一直没有定论。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神秘的死海

2006年9月19日星期二

约旦佩特拉城

  佩特拉是约旦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距首都安曼约260公里。隐没于死海和阿克巴湾(今天的约旦国境内)之间的山峡中。它是约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约旦最负盛名的古迹区之一。佩特拉位于干燥的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几乎是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

约旦佩特拉城

  佩特拉为公元前4~公元2世纪纳巴泰王国首都。位于约旦安曼西南 250公里处。希腊文意为“岩石”。《旧约全书》称“塞拉”(Sela)。公元前 1 世纪, 在国王阿雷特斯三世统治时极其繁荣,疆土曾扩大到大马士革。公元 106年被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军队攻陷,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曾作为商路要道盛极一时。3世纪起,因红海海上贸易兴起代替了陆上商路,佩特拉开始衰落, 7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征服时,已是一座废弃的空城。1812年为瑞士人J.L.伯尔克哈特重新发现。

  佩特拉遗迹有一条长约1.5公里的狭窄峡谷通道。峡谷最宽处约 7米,最窄处仅 2米左右,两侧雕凿有洞窟、岩墓等。峡谷尽头豁然开朗,耸立着一座高约40米、宽约30米的依山雕凿的哈兹纳赫殿堂(意为金库)造型雄伟,有 6根罗马式门柱,分上、下两层,直至洞顶。横梁和门檐雕有精细图案。穿过哈兹纳赫殿堂前面的小谷,有古罗马剧场遗迹。剧场后面有一片开阔地,城市依四周山坡建筑而成,有寺院、宫殿、浴室和住宅等。还有从岩石中开凿出来的水渠。在东北部的山岩上开凿有石窟,其中有一座气势雄伟的三层巨窟,正面为罗马宫殿建筑风格,是历代国王的陵墓。现设有佩特拉石窟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该处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约旦佩特拉城地标

2006年9月12日星期二

柬埔寨吴哥窟

  吴哥窟位于柬埔寨,占地195万平方米,其中的山形庙中心塔高65米,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亦是柬埔寨的象征,被印在国旗上。

柬埔寨吴哥窟

  雄踞在金边西北约310公里处的吴哥古迹群,是柬埔寨吴哥王朝的都城遗址,现存古迹主要包括吴哥王城(大吴哥)和吴哥窟(小吴哥),全部用石头建构以及精美的浮雕艺术是吴哥古迹的两大特点。吴哥古迹始建于公元802年,前后用400余年建成,共有大小各式建筑600余座,分布在约45平方公里的丛林中。

  吴哥王朝辉煌鼎盛于11世纪,是当时称雄中南半岛的大帝国,也是柬埔寨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吴哥王朝于15世纪衰败后,古迹群也在不知不觉中淹没于茫茫丛林,直到400多年后的1860年被法国博物学家发现,并向欧洲和世界广为宣传介绍,才重现光辉。

  吴哥窟(也叫小吴哥)是整个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寺庙建筑。今天柬埔寨人将它放在自己的国旗上,足见吴哥窟在柬埔寨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吴哥窟最初是为敬奉印度教神灵所建,但是今天已演变为佛教寺庙。在方形广场的四个角上,各有一座石塔,而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更高的石塔,象征神话中的圣山。无论印度教还是佛教信徒都相信,中间这个神圣的所在就是宇宙的中心。吴哥窟建在三层台阶的地基上,每层台基四周都有石雕回廊,浮雕大多取材于印度著名史诗《摩珂婆罗多》与《罗摩衍那》的神话故事。寺庙中央大道两旁是七头蛇形栏杆,柬埔寨传说中,七头蛇会带来风调雨顺。寺庙周围是护城河和水池,不是为了保护寺庙,而是为了通过水中的倒影,使寺庙显得更加神圣雄伟。吴哥窟是人的杰作,但每个设计都是为了体现神性。置身于吴哥窟的佛像间,已经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站在神的领地还是人的空间。神性和空间交汇在这个密林中的古城。

  今天的吴哥古迹群已成为柬埔寨旅游和考古胜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但长年的风雨侵蚀和战乱的破坏,已使许多古迹变为废墟,令人痛惜。柬埔寨政府正在积极开发和修缮,以使吴哥古迹更好地展现其风采和价值。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柬埔寨吴哥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