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甘肃”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甘肃”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1年3月27日星期日

甘肃麦积山石窟

甘肃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甘肃麦积山石窟

2007年7月24日星期二

兰州中山桥

兰州中山桥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兰州中山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来源:百度百科)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兰州中山桥

2007年4月18日星期三

中国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酒泉市东北地区,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在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发射场区的组织指挥,实施火箭的测试、加注、发射,逃逸塔测试,整流罩测试,人船箭地联合检查,船箭塔对接和整体转运,提供发射场区的气象、计量和技术勤务保障,并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实施待发段航天员撤离及逃逸救生。

  40多年来,中心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综合发射设施,拥有一支过硬的科技队伍。先后发射卫星37颗,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上多个第一:1960年11月5日,这里成功地发射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也在这里试验成功。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丁火箭已成功发射了20多颗科学实验卫星。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这里发射成功。1987年8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了发射搭载服务,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从此开始走向世界。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也在这里发射成功。1992年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即利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中国返回式卫星时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弗利亚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获得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幕布。此后,“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相继从这里成功发射。

  在世界的23个发射场中,中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前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齐名,能够发射载人航天器。

  资料来源:新华网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2006年10月24日星期二

甘肃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也是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石窟群长约1,600米,高50米,上下5层,鳞次栉比,密如蜂房。据记载,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因敦煌是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名城,来往商旅、王公贵族和大小官吏等都在此修建佛窟,到唐武则天时,已有1,000余窟龛。现尚存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唐宋木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大画廊。

  莫高窟的造像均为泥质彩塑,最大者高33米,最小者仅10厘米。唐代为莫高窟艺术的高峰,塑造艺术无比精妙。壁画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装饰图案。凌空起舞的飞天被公认为是最美的形象。每个洞窟都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姿的世界,山川景物,亭台楼阁,花卉图案,或是“满壁风动,天云飘忽”的佛国风光,或为打猎、织布、春米、建房等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人间画图。在艺术上,这些壁画不仅体现了中国的民族风格,还吸取了印度。希腊、伊朗等国古代艺术之长,堪称是东、西方艺术的结晶。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系统反映了北魏、隋、唐等十多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如今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建有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洞窟,既保护了洞内的文物,又丰富了参观内容。

  莫高窟是世界艺术家的圣地。一个专门的学科——“敦煌学”正越来越引起世界学术界的兴趣和重视。

  莫高窟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敦煌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