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四川”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四川”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2年10月7日星期日

四川海螺沟

四川海螺沟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山东坡,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海螺沟位于贡嘎雪峰脚下,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晶莹的现代冰川从高峻的山谷铺泻而下。飞起三百万,将寂静的山谷装点成玉洁冰清的琼楼玉宇;巨大的冰洞、险峻的冰桥,使人如入神话中的水晶宫。特别是举世无双的大冰瀑布,高达1000多米,宽约1100米,比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大出十余倍,瑰丽非凡。

  海螺沟是亚洲最东低海拔现代冰川发现地,海拔2850米。其大冰瀑布高1080米,宽0.5米-1100米,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高大冰瀑布。沟内蕴藏有大流量沸热温冷矿泉,大面积原始森林和高的冰蚀山峰,大量的珍稀动植物资源,金山、银山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海螺沟的冬天并不寒冷,是冬季出有休闲的绝好去处。在海螺沟内这样接近冰川的原始森林中却蕴藏着日流量达8900吨的高山温泉、热泉和沸泉。游人可在冰川上洗温泉浴。出水口温度高达92°C,水质属碳酸氢钙中性,可饮可浴,对多种疾病有奇效。200平方米的温泉露天泳池和大小不等的多个露天温泉池,蒸汽滚滚腾空,使原始森林中的绿树与奇花异草朦胧一片,影影绰绰。如在冬季至此,一边泡温泉一边赏雪山,在热呼呼的天然温泉里欣赏雪花漫天飞舞的奇景,何其浪漫。在冰天雪地里泡温泉,周围一派银装素裹,泡在池中却是温暖的,思绪随着雪花从无极的天幕中飘洒下来,在空中徐徐地飞舞,雪花落在温暖的肌肤上,沁人心脾,天地的神韵、造化的奇巧,便在这一刹那融为了一体。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四川海螺沟

2011年4月10日星期日

重庆大足石刻

重庆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以大足县、潼南县、铜梁县、壁山县为范围,在此地可赏到代表中国唐、宋时期的石刻造像艺术。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

  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大足石刻因地处中国内地山区,过去交通不便,幸免了历代战争的浩劫和人为破坏,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游价值,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

  大足石刻(The Dazu Rock Carvings),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重庆大足石刻

2011年1月23日星期日

四川峨眉山

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四川峨眉山

2010年12月27日星期一

四川诺日朗瀑布

四川诺日朗瀑布

  诺日朗瀑布位于中国四川省九寨沟,位于树正沟的最末端,海拔2365米,瀑宽270米,高24.5米,是中国大型钙化瀑布之一,也是中国最宽的瀑布。诺日朗瀑布宽阔浩大,朝阳照射,分外迷人。

  藏语中诺日朗意指男神,也有伟岸高大的意思,因此诺日朗瀑布意思就是雄伟壮观的瀑布。滔滔水流自诺日朗群海而来,经瀑布的顶部流下,如银河飞泻,声震山谷。南端水势浩大,寒气逼人,腾起蒙蒙水雾。早晨阳光照耀下,常可见到一道道彩虹横挂山谷,使得这一片飞瀑更加丰姿迷人。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四川诺日朗瀑布

2009年10月19日星期一

成都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现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至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此后草堂屡兴屡废,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1952年,杜甫草堂又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

  草堂总面积有240多亩,其建筑为清代风格,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这座草堂象征着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已成为成都市的著名景观。1997年2月,政府又拔出专款,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重建了杜甫的茅屋。茅屋故居位于碑亭北面,占地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主体建筑5开间,4座配房,竹条夹墙,裹以黄泥,屋顶系茅草遮苫,再辅以竹篱、菜园、药圃,使整个建筑古朴中透露出浓浓的文化色彩。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成都杜甫草堂

2009年10月11日星期日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武侯祠博物馆现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面积230亩(15万平方米)。根据武侯祠新的规划内容,武侯祠将对这三个区域进行更加合理的功能区划,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

  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组成,历经风雨,现存主体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修复。早在唐代,武侯祠已经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唐朝大诗人杜甫诗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它与先主庙、惠陵(刘备墓)相毗连。 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三义庙六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尊,馆内文物荟萃,唐及后代关于诸葛亮和三国文化的碑刻50余通,清代以来的匾额、楹联70多块,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馆内收藏有钟、鼓、鼎古文物及字画数千件,三国文化的典籍数万册。此外,还有“三国文化陈列”、“孔明苑”、“群贤堂”、 “结义楼”、 “香叶轩”、“桃园”、“游客中心”等集参观、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景点和服务设施,环境优美,内容丰富。锦里古街和园林区分别在古建筑群的东侧和西侧。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成都武侯祠

2007年12月28日星期五

成都火车站

成都火车站

  四川成都车站位于宝成、成渝、成昆、达成四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是西南的客运特等站。年旅客到发量近2千8百万人次,日均到发旅客7万余人次,春运高峰日发送旅客突破6万人。

  车站站房候车厅总面积为22514平方米,可容9000人同时候车。全站引导系统、售票窗口电子揭示系统,售票窗口双屏显示系统,安检系统和三品实物展示柜使车站硬件设施的配置更加完善,保证了旅客的安全出行。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成都火车站

2007年11月19日星期一

成都双流机场

成都双流机场简介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于川西平原中部,距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中心西南约16km,地理位置为东经103°57‘02’‘,北纬30°34’47“,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现有民航西南管理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个民航和口岸单位驻扎。有高速公路与市区相通。

  该机场原名双桂寺机场,1938年修建,道面为泥面,供小型双翼飞机起降;1944年扩建,跑道长1400米,用石灰、卵石拌合碾压,可供15吨以下飞机使用。

  1956年12月12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批准将双桂寺机场划归民航使用,随即正式列为民航机场序列,并更名为“成都双流机场”。1957年,成都民航的飞行由广汉机场转场至双流机场,开辟了成都至北京、太原、西安、重庆、昆明、贵阳、南充等航线。

  1959年至1960年机场第一次扩建,跑道长2200m,可供伊尔18机型、全重100吨以下的飞机起降,新建的候机楼面积8500平方米,采用薄壳多拱结构,与高层指挥调度楼相连接的不对称形式,受到各方好评。1967年又将跑道由2200m延长至2600m,仍只能供100吨以下的飞机起降。

  1983年、1991年机场先后两次扩建,使候机楼的面积增至17400平方米,有储、供油万吨以上设施,航行管制、通讯导航、气象预报、运输服务等设施都较西南各个机场完备。

  1994年至2001年,机场先后对飞行区和航站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总投资达28亿人民币,使飞行区等级指标达到4E,跑道延长至3600米,可起降世界上包括波音747-400在内的各型飞机,并安装了二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新建候机楼82000平方米,设计采用平行三指廊布局,实行进出港分流、国内外旅客分流,高峰小时旅客容量3500人;新建停车场74000平方米,站坪车道44000平方米。

  2003年,机场投资3.8亿人民币,开始新建39000平方米的国际候机楼,2004年9月28日竣工使用。一个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现代化机场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十一世纪,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将大力加强机场作为西南地区枢纽机场的功能和地位,以其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完善周到的服务、更加现代化的设施迎接八方来客,成为中国西部面向世界的重要空中门户。

  来源: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网站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成都双流机场简介

2007年9月26日星期三

三峡水利工程

三峡水利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建设项目,在世界同行业、同类型的建设工程中也绝无仅有。在长江上兴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兴防洪、发电、航运、调水等诸多之利,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电站厂房、船闸和升船机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两侧为电站厂房坝段及非溢流坝段。电站采用坝后式,分设左岸及右岸厂房,分别安装l4台及l2台水轮发电机组。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三峡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三峡水利工程

2007年9月12日星期三

成都望江楼

成都望江楼

  望江楼位于成都九眼桥锦江岸边,相传唐代女诗人薛涛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诗签,留下了许多幽怨动人的诗句。明清两代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民国时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市内著名的风景点。

  一进望江楼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茂盛的竹林,因薛涛一生爱竹,后人便在园中遍植各类佳竹,其中有不少为名品,如人面竹、弥勒竹、方竹、观音竹、鸡爪竹等,品种多达100余种。其中不乏海内珍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四季苍翠,情趣无穷,徜徉其间,使人俗念顿消。是成都观竹最佳处。

  园内崇丽阁俗称“望江楼”,高达30余米,一度成为成都的象征。薛涛爱竹,公园也以竹为特色,品种多达100余种。其中不乏海内珍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四季苍翠,情趣无穷,徜徉其间,使人俗念顿消。

  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是高39米的望江楼,又称崇丽阁,共4 层,上两层平面为八角形,下两层为四方形。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顶为鎏金宝顶,丽日之下,金光闪闪,耀眼夺目。设计巧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登楼远眺,高杰栉比,锦江春色,尽收眼底。此外,吟诗楼四面敞开,三叠相依;濯锦楼两层三间,状如舟船。一阁两楼与毗连的五云仙馆,构成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成都望江楼

2007年7月5日星期四

成都电视塔

成都电视塔

  四川成都广播电视塔坐落于成都新华桥头,锦江河畔,塔高339米,整个塔区净用地面积65亩,设计寿命为100年。可同时发射10套广播节目和10套电视节目,覆盖半径为80公里,直接覆盖人口1800万。电视塔将于明年春节后向市民开放,门票80元一张。作为成都市标志性建筑,四川广播电视塔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整个电视塔由塔座、下塔楼、塔身、上塔楼、天线桅杆五部分组成,一层平台可供会议及文艺演出使用,下塔楼为休闲餐饮区,上塔楼204至218米分别为观光娱乐层、室外眺望层和旋转餐厅。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观光电梯,可以在1分钟内安全平稳地提升到230米高处。上到高处,眼前的视线顿时开阔,人们可以将蓉城风光,特别是成都璀璨绚丽的夜景尽收眼底。凭借程度电视塔的唯一性、超群高度、卓越的造型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成都市和四川省的标志性建筑。

  成都电视塔身高居西部第一、中国第四、世界第七。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成都电视塔

2007年4月19日星期四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的卫星地图发生了更新,以前曾经记得在《全球十大航天发射基地》发过这个地标,但是我记得当时似乎不是高分辨率,或者用灰色遮挡住,今天发现再去原先那个地标看看,发现这个地图似乎更新过了,地图正中央豁然可以发现一个高大的发射塔和其长长的阴影,各位没有去过西昌的看客们,从Google Earth上可以一睹神秘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相关资料(资料来源:中新网)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于1982 年交付使用,自1984年1月发射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以来,已发射国内外卫星28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这里视察。

  中心1985年10月对外开放以来,接待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交流、考察团体。 中心由总部、发射场(技术区和两个发射工位)、通信总站、指挥控制中心和三个跟踪测量站,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生活保障(医院、宾馆等)单位组成。发射场的坐标位置为东经102度、北纬28.2度。主要担负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GTO)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主动段测量、安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传递、气象保障、残骸回收、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07年4月14日星期六

成都安顺廊桥

成都安顺廊桥

  安顺廊桥位于府南河交汇口南河上游135米处,横跨南河,桥跨主体长81米,宽23.6米,于1996年在原古安顺桥旧址基础上重建,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商贸、餐饮、行人功能为一体的景观桥,取“天上鹊桥,地上廊桥”之意命名。

  在桥上可以观赏到唐诗宋词为主题的大型浮雕,梯式水景及“桥上桥下共流水”的绮丽景观,亲临“廊桥相会”的爱情之旅。还有成都市唯一的桥上餐厅,餐厅装饰古香古色,别具风味,是夜观水色、怀古思今的绝好去处。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成都安顺廊桥

2007年3月15日星期四

Google Earth上的中国花园

Google Earth上的中国花园

  在Google Earth社区上,有人在四川省发现了一个中国花园的地标。这个区域比较有意思,在地图南面有一个池塘的形状正好是中国地图形状。

  在最上面还有一个世界地图,下面似乎还有一个欧洲地图。(via)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Google Earth上的中国花园

2006年10月23日星期一

中国名桥泸定桥

中国名桥泸定桥

  泸定桥坐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1705元,康熙皇帝为了祖国的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经过一年的修建,大桥于公元1706元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平定”(平判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从此泸定铁索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这块御碑如今还屹立在西桥头。

  泸定桥的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

  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赤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泸定桥参观游览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泸定桥。二是泸定桥革命文物博物馆,馆内以照片,资料,实物展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情况,以及当时红军领导的题词,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名画。三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以及其公园,邓小平题定的碑名,聂荣臻撰写的碑文。纪念碑及其公园设计新年颖,把纪念意义,地方风情、艺术博览、旅游观光融为一体。位置就在泸定县城内,川藏公路旁。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中国名桥泸定桥

2006年10月20日星期五

四川乐山大佛

四川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东,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北距成都160余公里,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建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耳长7米,眼长3.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乐山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说明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是真实的。由此可知,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803)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了。 前几年,有游客发现乐山大佛背后的山像睡佛,乐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处,寓意更加深刻。

  乐山大佛的来历

  据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书记载,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达90年。一千多年来,乐山大佛阅尽多少人间春色,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

  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离乡别家,来到乐山凌云山下当和尚。凌云山下乃三江汇聚之处,每当汛期,山洪暴发,洪水便似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常常毁坏农田,倾覆舟楫。

  为了制服江水,海通和尚立志开凿一尊大佛来镇住水妖。首先便是资金问题。海通和尚为了筹集资金,四处化斋,积少成多,经过数年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开凿之日,万众瞩目,喜形于色,但地方官吏却趁机刁难,声称要收取建造和保护费,否则不让开工。海通和尚十分气愤,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可以拿走我的眼珠,但不能拿走佛财!”地方官吏面带嘲弄的神色说:“你要真给我们眼珠,我们就不要你的佛财!”海通和尚马上拿出尖刀,自剜其目,用盘接住,捧到官吏面前。地方官吏大吃一惊,吓得赶紧逃离现场。海通和尚忍住剧痛,一挥手,大佛立刻开凿。海通和尚死后,他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经过90年的努力,乐山大佛终于耸立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流之处。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耳长7米,眼长3.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

  资料来源:中国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网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四川乐山大佛地标

2006年7月30日星期日

四川九寨沟

四川九寨沟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境内,距离成都市400多公里,是一条纵深40余公里的山沟谷地,因周围有9 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总面积约620平方公里,大约有52%的面积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林中夹生的箭竹和各种奇花异草,使举世闻名的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等珍稀动物乐于栖息在此。 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 森林之美。沟中地僻人稀,景物特异,富于原始自然风貌,有“童话世界”之誉。有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六大景区,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这五绝而驰名中外。

  九寨沟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属松潘、甘孜地槽区,恰好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阶梯的坎前部分,在地貌形态变化最大的裂点线上,地势南高北低,有高山、峡谷、湖泊、瀑布、溪流、山间平原等多种形态。其地貌属高山狭谷类型。山岭的海拔高度大都为3500-4500米,最高峰嘎尔纳峰海拔4764米,最低点羊峒海拔2000米。整个景区内沟壑纵横,山峦叠嶂,好似大自然撰写的一部壮丽史诗,记录着地壳的沧桑变迁和生命的进化历程。

  在传说中九寨沟是仙女的宝镜幻化而成,优美的故事带给人梦幻般的想象。但从科学的角度看,九寨沟翠海叠瀑的形成,则是由于地壳变化、冰川运动、岩溶地貌和钙华加积等多种因素造就的。

  九寨沟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延伸的过渡带,为多种自然要素交汇地区。山地切割较深,高差悬殊,植物垂直带谱明显,植被类型多样,植物区系成分十分丰富。区内有高等植物2576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24种;低等植物400余种,其中藻类植物212种,且40余种属四川首次发现,为九寨沟独有。 许多古老的孑遗植物保存良好,波士曼博士称“九寨沟是个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是实力雄厚的基因库。”

  九寨沟海拔高差大,地形地貌复杂,植被类型丰富,保留有大面积的原始生态环境,为不同类型的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湖面,野鸭水鸟起落;林中飞禽走兽云集。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已知的就有近300种。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27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黑颈鹤、天鹅、鸳鸯、红腹角雉、雪豹、林麝、水獭等,九寨沟堪称动物王国。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九寨沟地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