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4日星期六

谷歌地图再爆神秘设施

  Google Earth社区上,又有人发现了一处中国神秘设施,在新疆和甘肃的交界处,有多处极为神秘的设施。

中国神秘的军事设施

  看到这些巨大的线条,你会想到什么呢?这些线条看上去一点都不像真的,就好像有人在微软画图软件里的涂鸦一样,但是如果你将其放大,你就会发现这些白色线条是覆盖在一些岩石上的,里面还有汽车轮胎行驶过后留下的痕迹。这不是卫星地图的错误,这是一些人造的神秘线条。

中国神秘的军事设施

  这个白色线条的西部不远处还有一处神秘巨大线条,附近还有一些非常神秘的设施,比如奇怪的建筑物、两处巨大的假飞机跑道。

中国神秘的军事设施

  这个线条的西部,还有一处更为神秘的圆圈,圆圈中部有一些战机,圆圈上有一些奇怪的设置,还有很多巨大的发射天线,神秘的建筑物,总而言之,这一区域的设置实在是太神秘的,其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惊天的秘密。

  Google Earth社区上,有人推测,神秘的圆圈地带,可能是用来试验导弹弹头撞击靶心爆炸效能的设施,飞机及其他物体都是用来记录爆破弹头效能的。

  因此,周围那些假跑道和白线都属于一个测试区,而在地面上那些奇怪的线路,或多或少用于衡量冲击和爆炸弹头效力,假跑道可用于其他武器的目标,可能用于测试导弹击中跑道的效果。

  据说,在美国洛杉矶东北处,也有类似的设施。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中国神秘设施

2006年11月3日星期五

上海麦当劳地标

上海麦当劳

  1955年诞生的麦当劳连锁快餐机构,至今已发展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拥有30000家分店的跨国公司。麦当劳是餐饮行业的世界第一品牌,年初,由国际著名品牌研究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推出的2003年世界最有影响力品牌100强中,麦当劳名列第二位。

  麦当劳的成功缘于它的创始人创造了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商业模式,并通过制订统一和规范化的标准,使其可以迅速的复制扩张。六、七十年代正值美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用于吃饭的时间越来越短,特别是个人大量拥有汽车后,途中快速用餐的需求出现了,而在一些机场和高速公路路口设立的麦当劳快餐店满足了人们的需要。麦当劳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腾飞而获得巨大成功,无形中具有了某种政治文化意义,人们视其为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形象,同时,能够在麦当劳用餐被视为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特征之一。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麦当劳逐渐形成了具有强烈美国CI理论特征的以红黄为基本色调、以M为品牌标志的CI体系。麦当劳的品牌内涵中包含了其产品品质、产品市场定位、品牌文化、产品标准化生产及品质保障机制、品牌形象推广、特许经营的市场扩张模式等。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上海麦当劳地标

2006年11月2日星期四

深圳欢乐谷

深圳欢乐谷

  深圳欢乐谷是一个大型主题公园。个人觉得是深圳的必去旅游景点,欢乐谷分几大主题区:西班牙广场、卡通城、冒险山、欢乐岛、金矿镇、香格里拉森林、飓风湾、阳光海岸、欢乐时光、玛雅水公园。

  我今天六月曾经去过欢乐谷玩,拍了不少照片,今天晚上,我就将欢乐谷的一些主要景点以及图片制作成为一个Google Earth地标文件,图文并茂,欢迎大家下载。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深圳欢乐谷地标

2006年11月1日星期三

深圳免费旅游景点和公园地标

深圳免费旅游景点和公园地标

  深圳是一个好地方,内地人来深圳感受最深的恐怕是到处都是免费的公园。

  公园往往是一个城市中绿化最好地方,环境最好的地方,深圳市政府为市民建造了不少免费的公益公园供市民休闲,其中不少还是情趣盎然的森林公园。

  我在《深圳免费旅游景点和公园》一文中介绍了不少不错的公园景点,现在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将所有景点和介绍包括图片都做成一个KML地标文件,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深圳免费旅游景点和公园地标

2006年10月31日星期二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地标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1996年9月,面积11.5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科技园区之一。高新区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亚太经合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 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等。

  这里收集了数十个位于高新区的高科技公司,包括著名的华为、中兴、长城、联想等。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地标

2006年10月30日星期一

美国总统山

美国总统山

  在美国南达科他州境内西南部拉皮德城西南方的拉什莫尔山(Mount Rushmore)的东南坡上,有一群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因其山上雕刻着美国四位总统的头像,而被人称做“总统山”。

  据说,“总统山”最初的构想,源于一位学者。1923年,一名姓罗伯特的学者,萌发了一个念头,他想在南达科他州黑山区坚硬的花岗岩石山峰顶上,雕凿一座象征美国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他这一大胆的构想,随即得到当时著名的雕塑家鲍格姆的全力支持。经过几年的酝酿和精心策划。“总统山”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的浩大工程,终于在1927年拉开了序幕。据史料透露,当时参加这项恢宏工程的全美雕塑家就多达360多人。他们风餐露宿,忘我拼搏,在精心雕刻中,送走14个春秋,1934年,俗称“总统山”的摩崖石刻人特雕像浩大工程,终于全面竣工了。从此,“国立拉会莫峰纪念地”便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

  依山开凿,雕刻的“总统山”,端庄、凝重、气势恢弘。昔日光秃秃的花岗岩峰顶上,如今雄踞着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佛逊、亚伯拉罕·林肯和狄奥多·罗斯福四位总统的巨型半身塑像。这些虚实并重的半身石刻雕塑像,体量很大,每位总统的面孔,从下颏到头顶部,分别从18米到21米不等。其中,仅林肯的嘴唇,就宽达6米多。

  在四位总统石刻头像的山脚下,簇拥着苍松、柏,下面是宽宽的大道。大道两侧竖立着十几根方柱,美国五十个州的州旗分别以四面一组装饰在大理石饰面的方柱上,象征美利坚合众国的联邦国体。

  据悉,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竟有90%以上的雕刻任务,是用先进的控制爆破新技术来实现的。据说,当年施工人员用石灰浆放好雕像的轮廓线后,工程技术人员就根据构图的需要,按照面积大小,深浅不同的要求,在一片片工作面上,用风钻以及不同规格的钻头,打上成千上万大小不同、深浅各异的小洞眼,然后填上不同的炸药引爆而“造型”的。据资料显示,单是四位总统的半身像,炸去的花岗岩废石多达100多万吨。粗粗的人物雕像毛坯显现后,几百名雕塑家再乘坐钢索牵引的钢质平台,凌空移动换面,用电铲一点一点加以修饰、磨平。“总统山”是雕刻艺术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携手合作,用血汗浇灌出的一朵奇葩!

  在美国历届总统中,当年的雕塑艺术家为什么选中这四位总统代表美国的象征呢?这是游人在游览“总统山”时,头脑中出现的一个问号。在皎洁的月光下,游客们坐在“总统山”山麓露天影剧场,观看一部历史文献纪录片后,就可得到了回答。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是他领导美国人民赢得了独立,制定了宪法,创建了国家,美国公众亲切称他为“国父”;托马斯·杰佛逊,是参与起草《独立宣言》的开国有功人物,当选总统后,坚信个人权利和自由,把民主政治向前推进一大步;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美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声誉,美国公众对这位总统的评价是不矫柔造作,说话、办事老实。特别是1863年,他发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后,公众更称颂他是“伟大的解放者”,而狄奥多·罗斯福,这位二十六任总统,因在美国西部战争中战功显著,而获得“圣胡安山英雄”的赞誉。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美国总统山

2006年10月29日星期日

意大利比萨斜塔

意大利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中部比萨古城内的教堂广场上,是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钟楼。这座造型古朴而又秀巧的钟塔,是罗马式建筑的范本,然而它使人们惊叹诧异的地方还远不止这些。每年80万游客来到塔下,无不对它那“斜而不倒”的塔身表示忧虑和焦急,同时为自己能亲眼目睹这一由缺陷造成的奇迹而庆幸万分。

  建塔之初,塔体还是笔直向上的。但兴建至第三层时,发现塔体开始倾斜,工程被迫停工。塔体出现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土层强度差,塔基的基础深度不够(只有3米深),再加上用大理石砌筑的塔身非常重,因而造成塔身不均衡下沉所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完全是由于建筑师对当地地质构造缺乏全面、缜密的调查和勘测,使其设计有误、奠基不慎造成的。塔停建96年后,又开始继续施工。为了防止塔身再度倾斜,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如,采用不同长度的横粱和增加塔身倾斜相反方向的重量等来设法转移塔的重心。但由于建成的三层倾斜已成事实,所以,全塔建成后,塔顶中心点还是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米左右。600多年来,因松散的地基难以承受塔身的重压,仍然继续而缓慢地向南倾斜。塔基南面已开始下沉。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塔已向南倾斜了大约30厘米,斜度达到8度,塔身超过垂直平面5.1米。1972年10月,意大利发生的一次大地震使斜塔受到了强大的冲击,整个塔身大幅度摇晃达22分钟之久,极其危险。幸运的是,该塔仍巍然屹立。这种“斜而不倾”的现象,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使比萨斜塔闻名遐迩。

  这座堪称世界建筑史奇迹的斜塔,不仅以它“斜而不倒”闻名天下,还因为1590年,意大利的伟大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斜塔的顶层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让两个重量相差10倍的铁球,同时从塔顶落下,结果,两球同时着地,一举推翻了束缚人们思想近2000年的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相同的“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伽俐略开创了实验物理的新时代,被人们称为“近代科学之父”,而他用来做实验的斜塔也因而更加遐迩闻名。

  到意大利去旅行的人,几乎没有不到比萨去的,因为比萨斜塔的名气太大了,而这名气并不是由于建筑艺术上的高超与辉煌,而是因为它的“歪斜”成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绝笔”,以及发生在这个斜塔上、被记入了初中物理课本的一个科学故事。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意大利比萨斜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