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1日星期日

埃及阿布辛贝神庙

埃及阿布辛伯勒神庙

  埃及阿布辛贝神庙建造于公元前1275年,为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建。庙高30米,宽36米,纵深60米,门前4座巨型石质拉美西斯坐像,每尊高20米,像旁有其母、妻、子女的小雕像,无不栩栩如生,经过逾3000年的风蚀仍完好无损。

  上世纪六十年代,埃及准备修建阿斯旺水坝,神庙面临沉入水底的厄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得到了51个国家的响应。从1960年开始,24个国家的考古专家勘查地域,进行了40多次大规模的挽救活动。22座庙宇经过测定计算,化整为零转移到安全地带,再依其旧貌重建,历时18年才完成。今天的阿布辛贝神庙,既是前人的功绩,也凝聚了今人的殷勤努力。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埃及阿布辛贝神庙

2007年2月10日星期六

意大利罗马图拉真纪功柱

意大利罗马图拉真纪功柱

  图拉真纪功柱是罗马纪念性建筑,位于图拉真广场的图拉真图书馆内院中,建于公元l06年—113年,是为纪念图拉真皇帝征服达奇亚人而建。纪功柱全高35.3米,柱身由白色大理石砌筑而成,内部有185级盘梯可登上柱顶。 环绕全柱的长条浮雕,刻画着图拉真两次东征的150个故事,共长244米,是古罗马的艺术珍品。

  公元一世纪下半叶,帝国元首图拉真率兵入侵帕拉亚,还吞并了亚美尼亚、亚述和美索不达米亚。在他的统治之下,帝国的版图大为扩张,对于帝国的崇拜也达到了巅峰。踌躇满志的图拉其在奥古斯都广场旁边建造了罗马最大的广场,这个广场还包括凯旋门、集议厅、图书馆、神庙和贸易市场在内。当时最优秀的建筑师、叙利亚人阿波罗道鲁斯主持了这一建筑群的设计营造,建筑群中还立着一棵雄伟的纪功住。柱身白色、圆形,直径3.83米,坐落在一块方形基座上。117年图拉其死后,他的一只金质骨灰盒就葬在基座里面。基座外表有浮雕,柱顶原来立着一尊图拉真的全身铜像,中世纪时毁了,十六世纪换上了使徒圣彼得的像。圆柱的内部是空心的,里面有二百多级台阶直通往顶。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意大利罗马图拉真纪功柱

2007年2月9日星期五

法国圣米歇尔山修道院

法国圣米歇尔山修道院

  圣米歇尔山是天主教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位于法国北部诺曼地和布列塔尼之间的海面上,高约80米,上面有座用花岗岩建成的修道院。

  圣米歇尔山经大自然的造化,使它本身就是世界的一大奇观,而山上的古迹修道院和大教堂则在基督教徒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从13世纪开始,法兰克王国的王权得到了加强,加佩王朝的腓力二世在教士们的鼎力支持下,开始了统一国家的征伐和加强中央集权。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因为新文明的介入而迅速发展起来。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1204--1228年),人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最终形成了当今“西方奇迹”的宏伟规模。

  修道院虽然经诸多建筑师设计,但依旧保持着朴实无华、古色古香的格调,令人无处不感受到本笃教徒那静思冥想、严苛简朴的苦行僧生活。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法国圣米歇尔山修道院

2007年2月7日星期三

美国白宫

美国白宫

  白宫是美国总统府所在地,坐落在首都华盛顿市中心区的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北接拉斐特广场,南邻爱丽普斯公园,与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相望。

  白宫的基址是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选定的,始建于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有趣的是,第一位入主白宫的总统并不是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而是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从此,美国历届总统均以白宫为官邸,使白宫成了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白宫的设计者是著名的美籍爱尔兰人建筑师詹姆斯·霍本,他根据18世纪末英国乡间别墅的风格,参照当时流行的意大利建筑师柏拉迪的欧式造型设计而成,用弗吉尼亚州所产的一种白色石灰石建造。但当时并不称白宫,“白宫”是1902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的。

  1814年,英军攻占华盛顿时,将其付之一炬,后几经修复和改建,才成目前的规模;其中最大的一次扩建和修缮是在1948-1953年间,加修了一座二层阳台,安装了电视系统和空调设备,增建了双层地下室和坚固的地下防空室;白宫内部原有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房间基本保持原貌,以作纪念。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美国白宫

德国科隆大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

  坐落在德国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位于科隆市中心,莱茵河畔。

  科隆大教堂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是中世纪欧洲歌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始建于873年,1880年建成。占地8000平方米,建面6000多平方米。内有礼拜堂10个。中央大礼堂穹顶高达43.35米,中央双尖塔高161米,直插云霄。大教堂四壁上方共10000多平方米的窗户上,全部绘有《圣经》人物,在阳光反射下,金光四射,多彩多姿。教堂钟楼上有5座响钟,最大的重24吨,响钟齐鸣时,洪亮深沉。21世纪的古文物被存放在教堂的金神龛中,被视为中世纪金饰艺术代表作。

  登上钟楼可以眺望科隆市貌和风光。每到夜晚,装在四周建筑物上的聚光灯向教堂射出光柱,为它罩上一层淡兰色荧光。站在莱茵河对岸欣赏河水中教堂的倒影,更是神秘莫测。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德国科隆大教堂

2007年2月6日星期二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位于浦东陆家嘴,与南浦、杨浦两座大桥构成了“双龙戏珠”的美景。这座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广播电视塔,高468米,犹如一串从天而降的明珠,散落在上海浦东这块尚待雕琢的玉盘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人的光芒,成为上海新的标志性建筑。

  东方明珠电视塔位于浦东新区内,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主体结构高350米,塔总高度为468米,仅次于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和前苏联的莫斯科电视塔,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与纽约的自由女神、悉尼的歌剧院、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一样,成为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此塔于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与左侧的南浦大桥和右边的杨浦大桥一起,形成双龙戏珠之势。

  东方明珠塔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

  设计者富于幻想地将11个大小不一的球体组合在一起,创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东方明珠塔由三根直径为9米的立柱、塔座、下球体、上球体、太空舱等组成.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集观光、会议、博览、餐饮、购物、娱乐、住宿、广播电视发射为一体,已成为21世纪上海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目前,“东方明珠”年观光人数和旅游收入在世界各高塔中仅次于法国的艾菲尔铁塔而位居第二,从而挤身世界著名旅游景点行列。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2007年2月5日星期一

美国林肯纪念堂

美国林肯纪念堂

  林肯纪念堂(Lincoln Memorial),为纪念美国总统林肯而设立的纪念堂,位于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National Mall)西侧,阿灵顿纪念大桥(Arlington Memorial Bridge)引道前,与国会和华盛顿纪念碑成一直线。在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之间,有两座一共2,292尺长的倒映池。在林肯纪念堂附近还有越战纪念碑,韩战纪念碑,和二战纪念碑。林肯纪念堂由美国国家园林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管理,常年免费对外开放(早上8:00至深夜,12月25日休馆)。

  1923年亨利·培根的全美建筑协会颁发的设计金奖方案林肯遇刺后两年的1867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兴建纪念堂的法案。1913年由建筑师亨利·培根(Henry Bacon)提出设计方案,1915年2月12日,于林肯的生日时破土动工,1922年5月30日竣工,竣工仪式由29任总统沃伦·盖玛利尔·哈定主持,林肯唯一幸存的子嗣罗伯特·托德·林肯出席仪式。从通过法案到最后竣工,隔55年,历经12任总统。设计师亨利·培根为此于1923年,获得了全美建筑协会颁发的设计金奖。这是其职业生涯中获得的最高奖项。

  整座建筑呈长方形,长约58 米,宽约36米,高约25米。是一座仿古希腊巴特农神庙式的大理石构建的古典建筑。36根白色的大理石圆形廊柱环绕着纪念堂,象征林肯任总统时所拥有的36个州。每个廊柱的横楣上分别刻有这些州的州名。

  纪念堂前的倒映池。入夜后与纪念堂相邻的华盛顿纪念碑和美国国会大厦灯火交相辉煌,倒映于池水中,成为华盛顿有名的一大胜景。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美国林肯纪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