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廊桥位于府南河交汇口南河上游135米处,横跨南河,桥跨主体长81米,宽23.6米,于1996年在原古安顺桥旧址基础上重建,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商贸、餐饮、行人功能为一体的景观桥,取“天上鹊桥,地上廊桥”之意命名。
在桥上可以观赏到唐诗宋词为主题的大型浮雕,梯式水景及“桥上桥下共流水”的绮丽景观,亲临“廊桥相会”的爱情之旅。还有成都市唯一的桥上餐厅,餐厅装饰古香古色,别具风味,是夜观水色、怀古思今的绝好去处。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成都安顺廊桥
东寺塔在昆明市书林街常乐寺内,又称常乐寺塔。西寺塔在昆明市东寺街慧光寺内,又名慧光寺塔。据《南诏野史》记载:唐宣宗大中八年(854)甲戌建东寺塔,高百五十尺,西寺塔高八十尺,大匠尉迟韬造。自大和三年(829)至大中十三年(859)功完。《景泰云南图经》也说:双白塔,在城之南,……相对而立,蒙氏嵯巅所造。尉迟恭韬是南诏著名工匠,嵯巅是南诏弄栋节度使。可惜历史岁月的流逝,湮没了常乐寺和慧光寺,唯有两塔尚存人间。
东寺塔,平面四方形,十三层密檐式砖塔。清道光十三年(1833)昆明发生大地震,塔毁。光绪九年(1883)开始进行修复。据《重修东寺塔暨三坊碑记》载:重修东寺塔时,因原塔基比较低洼,怕土薄不坚固,所以向东造迁移数百步,并参照西寺塔的式样重修。历经四年,至光绪十三年(1887)完工。重修时在塔的四角立有四只铜鸡,故俗称金鸡塔。相传四只金鸡,每当风吹来,发出悦耳的啼叫声,声闻远近,使宝塔更增添神秘的色彩,也显示出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来源:Tom资料库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昆明东寺塔
美国最大和最著名的国家军人公墓——阿灵顿国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坐落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郡。它是阿灵顿这个美国第四小郡境内为数不多的大型建筑之一。阿灵顿与华盛顿特区隔波多马克河相望,是华盛顿的社区,河上跨5座桥连接两地。阿灵顿郡最初称亚历山大郡,1789年,弗吉尼亚州将它让给了联邦政府,成为哥伦比亚区的一部分;1846年,联邦政府又将它归还给弗吉尼亚州。内战期间(1861~1865年),联邦军队占领了该地,并在此建立了20处要塞作为华盛顿的防御设施;1926年,亚历山大郡更名为阿灵顿郡,沿用至今,这是以内战时期任南方同盟军总司令的罗伯特·李将军的家乡命名的。
阿灵顿国家公墓建于1864年,由陆军部管理,并规定只有美国荣誉奖章获得者、为国殉职的现役军人、长期服役的退伍老兵、在联邦政府担任过高级职务的退伍老兵以及他们的遗孤,才有资格在此安葬。
阿灵顿国家公墓规模庞大,占地达170公顷。陵园呈半圆形,周围树木蓊郁,园内芳草如茵,墓地绵延起伏,洁白的墓碑鳞次栉比,宛如逝者的庞大军阵,声威浩荡,蔚为壮观。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美国华盛顿阿灵顿国家公墓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是为了纪念越战时期服役于越南的美国战士的英勇牺牲。闪闪生辉的黑色大理石墙上依战士慷慨赴义的日期为序,刻划着就义者的名单。
纪念碑由用黑色花岗岩砌成的长500英尺的V字型碑体构成,就像插在华盛顿纪念馆和林肯纪念馆之间的一道风景线。在其140块花岗岩墙板上镌刻着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阵亡的美国男女军人的名字。尽管它的设计者无法知道它将会怎样,但越战老兵纪念碑已经成为了普通美国人展现现有的以及永久存在的悲痛和哀思的地方。每天,都会有人在自己的亲人或原来战友的名字前面留下供品,包括婴儿时代的照片、军功勋章、啤酒等。正如越南战争时期的著名记者阿诺德?伊萨克在其1997年发表的《越战的阴影》一书中所说:“没有人在华盛顿特区其他的纪念馆那儿写下留言或摆下供品。”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美国越战纪念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