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5日星期四

阿联酋迪拜七星级酒店

阿联酋迪拜七星级酒店

  知道全世界唯一的七星级酒店在哪里吗?知道全世界最贵的酒店在哪里吗?知道全世界曾经最高的酒店在哪里吗?这三个问题其实只有一个答案:在迪拜。迪拜的Burj Al Arab酒店(阿拉伯塔)。


阿联酋迪拜七星级酒店

  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第二大城市。20世纪50年代,它还是阿拉伯湾一个朴素的海滨小镇,到了90年代以后,迪拜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霍尔河畔奇迹般地崛起,让人以为自己仿佛到了纽约.

  像其它中东城市一样,迪拜因石油而富庶。但对一个雄心勃勃想在新世纪大展身手的新兴城市来说,石油当然不是全部。它打开了大门,大力发展旅游业。由于拥有高素质的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因为80%的人口是外国人的缘故),到迪拜的旅游者以模特、艺术家、商人等高收入阶层居多。在迪拜王储的提议之下,知名企业家Al-Maktoum 投资兴建了美仑美奂的Burj Al-Arab酒店。

  酒店的豪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们都不知道该给它定为几星:是五星,六星,还是七星?酒店建在海滨的一个人工岛上,是一个帆船形的塔状建筑,一共有56层,321米高,由英国设计师W.S.Atkins设计。它正对着Jumeirah Beach酒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棒的酒店),以202套复式客房、200米高的可以俯瞰迪拜全城的餐厅以及世界上最高的中庭,成为后者最强劲的对手。

  到过这里之后,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金碧辉煌”。它的中庭是金灿灿的,它的最豪华的780平方米的总统套房也是金灿灿的。客房面积从170平方米到780平方米不等,最低房价也要900美元,最高的总统套房则要18000美元。总统套房在第25层,家具是镀金的,设有一个电影院,两间卧室,两间起居室,一个餐厅,出入有专用电梯。已故顶级时装设计师范思哲曾对它赞不绝口。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阿联酋迪拜七星级酒店

2007年2月14日星期三

西班牙塞哥维亚

西班牙塞哥维亚

  塞哥维亚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古城及其着名的古罗马高架引水桥(Acueducto)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塞哥维亚古城地理位置较高,位于埃雷斯马河与克拉莫雷斯河之间。除着名的古罗马高架引水桥,还有众多的中世纪教堂、塞哥维亚大教堂和阿尔卡萨城堡。

  古罗马水道桥Aqueducto Romano,建于1世纪下半叶至2世纪初之间,全长728公尺,材料取自瓜达拉马山脉的花岗岩,此桥并没有使用胶泥砌成,手法令人赞叹。水道桥距地面为7至29公尺,最高点29公尺。水道桥下有167道拱门,其中36道在1072年被托雷多的阿拉伯王破坏,至15 世纪改建为尖方形的拱门。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西班牙塞哥维亚

2007年2月13日星期二

德国亚琛大教堂

德国亚琛大教堂

  德国亚琛大教堂整体结构呈长方形,屋顶为拱形,修建于公元790年到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时代。这座教堂的灵感来源于罗马帝国时代的东方式教堂,在中世纪时夏佩尔宫又添加了许多华丽的装饰。

  亚琛大教堂又名巴拉丁礼拜堂,是德国著名的教堂、现存加洛林王朝建筑艺术最重要的范例。她位于德国最西部的城市亚琛市,邻近比利时、荷兰边境。是著名的朝圣地。教堂建筑极具宗教文化色彩,这座八角形的建筑物,融合了拜占廷式和法兰克式的建筑风格之精髓,是加洛林朝代文艺复兴的代表性建筑。它的内部结构以日耳曼式圆拱顶为主要特色,用色彩斑斓的石头砌成。礼拜堂高达3.9米,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德国的最高建筑。内部以古典式圆柱为装饰。教堂大门和栅栏则为青铜式建筑,也是现存加洛林朝代惟一的青铜制品,风格古典,据鉴定可能出自伦巴第工匠之手。

  当年经常住在亚琛的宫殿里的查理曼大帝为了显示他与罗马帝国皇帝的平等地位,而把亚琛作为第二个罗马。公元785年,他下令建造了亚琛的宫廷礼拜堂,即遗留至今的“亚琛大教堂”,公元 805年亚琛大教堂被定为主教教堂。公元814年,查理曼大帝遗体葬于亚琛大教堂。墓上有石板墓铭,上方悬有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于1168年所献的青铜枝形吊灯。在哥特时期,教堂又增添了唱诗班席、若干个小礼拜堂和门厅。因弗雷德里希一世把查理曼大帝归于圣人之列,这里遂成为阿尔卑斯山脉以北著名的朝圣地,每年都有许多朝圣者到这里朝圣。

  这座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有许多高耸的尖塔,门洞四周环绕数层浮雕和石刻。在夏佩尔宫里,陈列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赠送的烛台,陈放在走廊里的是当时查理曼大帝的大理石宝座。唱诗班席里也存放着查理曼大帝的金圣物箱,保存着他的遗物。此外,教堂里还有不少精美绝伦的青铜器、象牙器和金银工艺品和出自名家之手的宗教艺术品。亚琛大教堂的艺术财富被认为是北部欧洲最重要的教会艺术宝藏。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德国亚琛大教堂

2007年2月12日星期一

智利复活节岛的史前文明之谜

  岛上遍布着巨大石雕,奇形怪状的长耳朵,一副冷漠的神情,是谁建造了它们?

复活节岛的巨石人像

  1722年复活节的下午,荷兰人罗格温率领一批欧洲水手,首次登上孤悬于太平洋东部智利的波利尼西亚最东的一个小岛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岛上遍布着数以百计的巨大的石雕像,都长着奇形怪状的长耳朵,一副冷漠的神情,从正面、侧面以及各个不同的角度瞅着你,使人不寒而栗……

  复活节岛,这一著名的世界文化之谜,古往今来吸引了多少探险者。然而,这些石雕像的价值还不是最主要的,在那坚硬、贫瘠的火山岩地层深处,还隐藏着更加令人吃惊的秘密,这一秘密的揭示者,是挪威杰出的人类学家和海上探险家托尔海克达尔。

  海克达尔和他的探险队经过四个多月的发掘、考察,终于摸清巨大石雕像的迷云之后,一天下午,当地一位老妇人将他带到一个小石堆旁指着说道:“搬开石头。”探险家满腹狐疑地照办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个黑暗的洞口出现在眼前。“秘密洞穴!”这一虚无飘渺的概念,突然变得那样清晰。

  他们按照老妇人的指点,经过艰难的爬行,终于来到复活节岛漆黑的地下世界。

  老妇人告诉他说,这是复活节岛战时专用的避难洞。从洞底踩得结结实实的厚厚的一层垃圾来判断,战事一定是旷日持久的。洞穴一个连着一个,宛如埋在地下的成串珍珠。洞口十分隐蔽,人们只有通过有尖角的或锯齿形的狭窄通道才能入内。洞底有大量的鱼骨和贝壳,还夹杂着禽类骨骼,几件用人骨、石头和火山玻璃制成的原始工具,以及一些骨头和贝壳做的护身符。海克达尔疑惑不解;石像的制造者应是举世无双的工程师和匠心独具的艺术家,而一个被人追捕的穴居民族又如何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呢?

  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它们或卧于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边。其中有几十尊竖立在海边的人工平台上,单独一个或成群结队,面对大海,昂首远视。这些无腿的半身石像造型生动,高鼻梁、深眼窝、长耳朵、翘嘴巴,双手放在肚子上。石像一般高5-10米,重几十吨,最高的一尊有22米,重300多吨。有些石像头顶还带着红色的石帽,重达10吨。这些被当地人称作“莫埃”的石像由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雕凿而成,有些还用贝壳镶嵌成眼睛,炯炯有神。

  令人不解的是,岛上这些石像是什么人雕刻的呢?它象征着什么?人们又是如何将它们从采石场运往几十公里外的海边呢?有人说这是外星人的杰作。

  总之,有关复活节岛的石人像,种种说法很多。近200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们,一代代地对复活节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出一个使大家信服的、科学而又圆满的解释。

  来源: 国家地理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复活节岛的巨石人像

2007年2月11日星期日

埃及阿布辛贝神庙

埃及阿布辛伯勒神庙

  埃及阿布辛贝神庙建造于公元前1275年,为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建。庙高30米,宽36米,纵深60米,门前4座巨型石质拉美西斯坐像,每尊高20米,像旁有其母、妻、子女的小雕像,无不栩栩如生,经过逾3000年的风蚀仍完好无损。

  上世纪六十年代,埃及准备修建阿斯旺水坝,神庙面临沉入水底的厄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得到了51个国家的响应。从1960年开始,24个国家的考古专家勘查地域,进行了40多次大规模的挽救活动。22座庙宇经过测定计算,化整为零转移到安全地带,再依其旧貌重建,历时18年才完成。今天的阿布辛贝神庙,既是前人的功绩,也凝聚了今人的殷勤努力。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埃及阿布辛贝神庙

2007年2月10日星期六

意大利罗马图拉真纪功柱

意大利罗马图拉真纪功柱

  图拉真纪功柱是罗马纪念性建筑,位于图拉真广场的图拉真图书馆内院中,建于公元l06年—113年,是为纪念图拉真皇帝征服达奇亚人而建。纪功柱全高35.3米,柱身由白色大理石砌筑而成,内部有185级盘梯可登上柱顶。 环绕全柱的长条浮雕,刻画着图拉真两次东征的150个故事,共长244米,是古罗马的艺术珍品。

  公元一世纪下半叶,帝国元首图拉真率兵入侵帕拉亚,还吞并了亚美尼亚、亚述和美索不达米亚。在他的统治之下,帝国的版图大为扩张,对于帝国的崇拜也达到了巅峰。踌躇满志的图拉其在奥古斯都广场旁边建造了罗马最大的广场,这个广场还包括凯旋门、集议厅、图书馆、神庙和贸易市场在内。当时最优秀的建筑师、叙利亚人阿波罗道鲁斯主持了这一建筑群的设计营造,建筑群中还立着一棵雄伟的纪功住。柱身白色、圆形,直径3.83米,坐落在一块方形基座上。117年图拉其死后,他的一只金质骨灰盒就葬在基座里面。基座外表有浮雕,柱顶原来立着一尊图拉真的全身铜像,中世纪时毁了,十六世纪换上了使徒圣彼得的像。圆柱的内部是空心的,里面有二百多级台阶直通往顶。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意大利罗马图拉真纪功柱

2007年2月9日星期五

法国圣米歇尔山修道院

法国圣米歇尔山修道院

  圣米歇尔山是天主教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位于法国北部诺曼地和布列塔尼之间的海面上,高约80米,上面有座用花岗岩建成的修道院。

  圣米歇尔山经大自然的造化,使它本身就是世界的一大奇观,而山上的古迹修道院和大教堂则在基督教徒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从13世纪开始,法兰克王国的王权得到了加强,加佩王朝的腓力二世在教士们的鼎力支持下,开始了统一国家的征伐和加强中央集权。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因为新文明的介入而迅速发展起来。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1204--1228年),人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最终形成了当今“西方奇迹”的宏伟规模。

  修道院虽然经诸多建筑师设计,但依旧保持着朴实无华、古色古香的格调,令人无处不感受到本笃教徒那静思冥想、严苛简朴的苦行僧生活。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法国圣米歇尔山修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