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4日星期日

埃及阿斯旺水坝

埃及阿斯旺水坝

  如果说金字塔和神殿是古代埃及的奇迹,那么阿斯旺水坝就算得上是以科技征服尼罗河的现代奇迹。古代尼罗河每次泛滥,都会对庄园农地造成严重损害,历代君王无不想整治河道,最后终于在19世纪时建了高30.5公尺的水坝,开发出3万8千平方公里的农地,但这仅是全埃及土地的4%.

  因此在1960年,纳瑟总统在苏联贷款及技术协助下,兴建了高3600公尺长、40公尺高,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水坝。

  现在的阿斯旺水坝所使用的花岗岩,比古夫金字塔用掉的还多,足见其宏伟壮观。目前的12座发电机,不仅可供应埃及的电力,还可提供其它阿拉伯国家使用。因为水坝而建的纳瑟人工湖泊(Lake of Nasser)也相当壮阔,但却严重威胁到岸边的古迹神殿,有不少沉入湖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为此发动了一连串救援活动,虽然抢救回部分古迹,但仍有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惨遭灭顶。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埃及阿斯旺水坝

2007年2月3日星期六

香港旅游地标

香港旅游地标

  香港位于中国东南部,北接广东,南临南海,总面积为1098平方公里。香港的地形主要为陡峭的山岭,许多山脉延伸至海边,海滩较为平坦。最高山峰是新界的大帽山,海拔957米。香港土地贫瘠,缺水多山,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以群山作屏障的天然良港。

  香港在古时是一个渔港,但由于其地利位置优越,并且拥有优良的港口,因此成为了列强割据的目标。1841年,中英签订条约,香港被割让给英国;1860年,九龙半岛正式割让予英国;1899年,清政府又将九龙、新界以及235个岛屿租借予英国,为期99年。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香港有迪斯尼全球第十一个主题乐园、中国首个迪斯尼主题公园;全东南亚规模最大的水族及主题公园之一的香港海洋公园:“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的维多利亚港等等好玩的去处。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香港旅游地标

2007年2月2日星期五

澳门旅游地标

澳门旅游地标

  澳门的名字源於渔民非常敬仰的中国女神天后,又名娘妈。根据传说,一艘渔船在一个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然刮起狂风雷暴,渔民们处於危急关头。这时,一位少女站了起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镜港。上岸后,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后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位娘妈。

  十六世纪中叶,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时,询问居民当地的名称,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妈阁".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在后来的四百多年时间里,东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

  澳门的面积很小(25.8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亚洲人均收入比较高的地区。

  澳门地区由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两个离岛组成。总面积共25.8平方公里,其中澳门半岛8.5平方公里、氹仔6.2平方公里、路环7.6平方公里、路填海区3.5平方公里。

  澳门半岛与氹仔之间由两条分别长2.5公里及4.5公里的澳氹大挢连接;氹仔和路环之间也有一条约2.2公里的路氹连贯公路相连。经澳门半岛最北面的关闸可到达中国的珠海市和中山市;经位於路氹城的莲花大挢可到达珠海的横琴岛。

  澳门是一个适宜徒步游览的城市。地方虽小,却充满了万花筒般的诱惑,因此难免会有意无意地脱离既定的游览路线,然而,重回游览路线并不是件难事。

  徒步游览的最佳出发点是澳门中心的广场议事亭前地,旅游局就座落在这里。旅游局提供有关澳门旅游的小册子,这些小册子详细介绍了徒步游览路线途中可观看的景点。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澳门旅游地标

2007年2月1日星期四

台北国父纪念馆

台北国父纪念馆

  国父纪念馆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中山公园内,是仿中国宫殿式的建筑,于1972年落成。全馆用地约4万平方米,占中山公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当今台湾罕见的宏伟建筑物。

  纪念馆的正门高敞轩宏,入门是长方形的大纪念厅,安置着孙中山先生的纯铜坐姿塑像,高5.8米,重17吨。大厅后南为纪念馆实用部分,上下二层,包括大会堂、图书馆、画廊、展览室、演讲室以及其他文化服务建筑。馆内设有四百个座位的图书馆,藏书十四万册。中山廊长达百公尺,四大展览室装潢精美,设计新颖,经常展示现代名家艺术品及建国史迹资料。表演厅经常举办高水平的音乐、戏剧演出。演讲厅每周都有学术性、生活性的讲座。

  国父纪念馆占地广,设备先进,又位于市区,交通方便,环境亦佳,所以开放以来成为一台首屈一指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心。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台北国父纪念馆

2007年1月31日星期三

台北忠烈祠

台北忠烈祠

  台北忠烈祠位在圆山饭店旁,背倚青山,面临基隆河。建于公元一九六九年,占地广大,主建筑型式仿北京故宫太和殿,雄伟壮丽宏伟,象征著烈士们成仁取义的大无畏精神。

  围绕于忠烈祠四周的一万余坪的青草地,在群山的拱卫中,营造出一种清幽而肃穆的气氛,更烘托出建筑物的庄严。祠内供奉从中华民国成立前的革命烈士,到在抗日战争及国共战争中牺牲的三十三万将士官兵,全都被供奉于此。历年忠勇牺牲的烈士牌位,在大殿四面墙上,展示著英勇烈士的遗照及事迹。

  每逢春秋两季,均由国家元首率领文武百官前来致祭。访华友邦元首及政要也都会来此献花致敬。每年十月,忠烈祠更挤满了海外归国华侨的参观团体。值得一提的是,忠烈祠大门前站岗的卫兵,个个酷似雕像,任你百般捉弄,仍是一脸严肃,可见训练之严谨!常令聚集观看的游客们称奇赞赏,而每小时卫兵交接换哨仪式,更是蔚为特色。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台北忠烈祠

2007年1月30日星期二

台北中正纪念堂

台北中正纪念堂

  中正纪念堂,是台北景观的重要据点,当你来到台北这个城市,中正纪念堂便自动名列于你的旅游行程之中,仿佛是香港的太平山或是东京的铁塔的地位,纪念着你的旅行。

  中正纪念堂于民国六十四年,为纪念蒋介石而建,幅员广阔,占地一万五千六百平方公尺,由中山南路、爱国东路和信义交围而成,以中国庭园造景为主要设计形制,加廊窗棱古典而幽雅,整体建筑则以蓝、白二色搭配相和,有着自由、平等的寓意。

  中正纪念堂由高耸的纪念楼为中心,包围着蓊郁茂密、迎风摇曳而色彩缤纷的树木花圃与池墉小桥,环境清幽而宁静,纪念楼则肃穆而庄严,一楼主要以展览室和放映室为主,展示蒋介石生平事迹文物,顶楼则为蒋介石铜像,两旁驻守着卫兵,而每个小时定时换班的仪式也成为游客游览的重点之一。

  除了纪念楼外,由于中正纪念堂广场宽敞广阔,因此时有艺文大型演出在此表演,如“云门舞集”户外公演、“跨世纪之音”音乐会,让中正纪念堂成为台北市最大的艺文广场,另外,每年元宵节所主办的台北灯会也是中正纪念堂年度的一大盛事。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台北中正纪念堂

2007年1月29日星期一

台北总统府

台北总统府

  台北“中华民国总统府”位于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22号,正大门面对凯达格兰大道(原称“介寿路”,陈水扁当台北市长期间将其改现名:“总统府”原来的名称也是“介寿馆”,2006年3月24日陈水扁又将其“正名”为“总统府”),该建筑正面(东向)重庆南路,背面(西向)博爱路,北向为宝庆路,南向为贵阳街。

  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台湾时期,于1906年至1907年决定兴建“总督府”(即现今“总统府”)。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这栋建筑曾遭到轰炸而严重毁损。

  台湾光复后,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重建完成,当时为庆祝时任国民政府主席(而非“总统”)的蒋中正先生六旬华诞,改称“介寿馆”。

  “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迁台后,便以此馆为“总统府”,延用至今。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台北总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