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0日星期六

上海浦东机场

上海浦东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浦东长江入海口南岸的滨海地带,占地40多平方公里,距上海市中心约30公里,距虹桥机场约40公里。

  浦东机场一期工程1997年10月全面开工,1999年9月建成通航。一期建有一条长4000米长、60米宽的4E级南北向跑道,两条平行滑行道,80万平米的机坪,共有76个机位,货运库面积达5万平米,同时,装备有导航、通讯、监视、气象和后勤保障等系统,能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

  浦东航站楼由主楼和候机长廊两大部分组成,均为三层结构,由两条通道连接,面积达28万平米,到港行李输送带13条,登机桥28座;候机楼内的商业餐饮设施和其他出租服务设施面积达6万平米。

  浦东机场一期工程改造工程完成后,将能满足2008年第二座候机楼投入使用前的运营需要,即具备年飞机起降30万架次、年旅客吞吐量3650万人次的保障能力。

  目前,浦东机场日均起降航班达560架次左右,航班量已占到整个上海机场的六成左右。通航浦东机场的中外航空公司已达48家,航线覆盖73个国际(地区)城市、62个国内城市。

  资料来源: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网站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上海浦东机场

2007年11月9日星期五

新北京三大怪:鸟巢·瘸腿板凳·水煮蛋

  瘸腿板凳

CCTV大楼

  “瘸腿板凳”指的则是CCTV大楼。目前还看不到形状,只好做一番纸上浏览,却也已吃惊不小。它彻底颠覆掉了我等升斗小民对于“楼”的粗浅认识,好好的大楼居然在半空中被激烈地扭折成了“之”字形,一截大约足有80米的三角形建筑空间,就这样斜剌剌地挂在空中,无所依靠,便如一只瘸了腿的板凳,仿佛随时会有坠地的危险。

  而建成的CCTV大楼也不再是“闲人免入”,特别安排的游客路线,一路沿着建筑最惊险的路线走过,看演播室里的即时动静,看脚底下悬空着的万丈深渊,估计便要成为成年人的“迪斯尼”。

  看到了CCTV大楼的效果图,这才相信,原来建筑的身上也会产生强烈的戏剧感,CCTV大楼不发一言,却把一个“扭曲的灵魂”演绎得揪人心肺。2008年,它在北京的CBD落成,周围均是高档写字楼,展示了西方人从未实现过的现代化城市即景。而这座“瘸腿板凳”的诞生,又添加了一重魔幻的色彩。

  水煮蛋

国家大剧院

  “水煮蛋”指的是国家大剧院。如今“外壳”已经合缝,日后再怎么捣腾也只是做做内部文章。这座全中国最高级别的艺术殿堂,便基本在世人眼前展露无遗了。

  亲眼见到这枚“活蛋”,那种视觉上的刺激,绝对比看照片要强烈100倍。这么个外表光滑、坚硬的硕大蛋状建筑物,完全可以满足一切幼年时对UFO的想象:单纯而无丝毫累赘的外形,冰冷而无感情的气质,应该是高科技的成果;开车绕其一周,费时10分钟的硕大体量,更是人间少有;最要命的是,环顾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无论是人民大会堂,还是天安门广场,均能互相呼应,惟有这只外星“水煮蛋”横空落在周正得一塌糊涂的建筑群中,那种时空错乱的感觉最震慑人心。

  看“水煮蛋”还须登高远望,站在景山的至高点向下望去,那只光不溜丢的巨蛋甚至折射着太阳的光芒。那灰头土脸的北京城,一下子变得光彩照人。

  鸟巢

国家主体育场

  “鸟巢”指的是国家主体育场。修修停停,命运多舛,可见是一极难伺候的吸金大户。仅为了是否能让天棚开启,便已吵死了人。鸟儿衔枝造窝靠的是一己之力,而这座“鸟巢”则费时费力费财,然而在设计上的想象力与厚重度较之一系列奥运会的平面设计产品实在高妙太多。

  “鸟巢”被摆在硕大的奥林匹克公园内,绿意葱葱丛中,一只褐色的禽类巢穴安身其间,不知道会否真的招来珍禽栖身。这情形似乎只在《魔兽争霸》之类的电脑游戏中才得一见。

  说这3座建筑是怪物,是北京人的揶揄。爱的人爱煞,恨的人恨死。如果沙尘暴来袭,恐怕“水煮蛋”要变成“皮蛋”;如果CCTV大楼盖起来,恐怕天安门也要失了光彩;如果填充“鸟巢”的若有“败絮”,恐怕不是建筑师赫尔佐格一个人丢脸的事。

  面对新北京这3只大怪物的时候,不得不佩服北京的胆识与想象力。这些洋建筑师尽管早已处在了世界的最顶端,却从未把他们最奇幻的想象以如此磅礴的气势展现在世人眼前。北京相当慷慨地把大家大业交给这些即便在西方也属前卫的建筑师来料理。若无胆识,在一片甚嚣尘上的叫骂与欢呼中,如何自我坚持;若无想象力,又如何会将这些海市蜃楼般幻像变成现实。这一系列奇诡的建筑物勾勒出了北京激动人心的未来。连有着“世界现代建筑博览会”的柏林都要自愧弗如。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新北京三大怪:鸟巢·瘸腿板凳·水煮蛋

2007年11月8日星期四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其与鸟巢国家体育场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国家游泳中心规划建设用地629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其与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2008年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等比赛,可容纳观众坐席17000座,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6000座,奥运会期间增设临时性座位11000个(赛后将拆除)。赛后将建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游泳、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方案。该方案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设计体现出“水立方”的设计理念,融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于一体,设计新颖,结构独特,与国家体育场比较协调,功能上完全满足2008年奥运会赛事要求,而且易于赛后运营。

  国家游泳中心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营,将于2003年年底开工,工程总工期计划3年,计划总投资1亿多美金,2006年底前完工并投入试运行,接受国际游泳联合会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的检查和验收。

  资料来源:新华网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2007年11月7日星期三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简称首都机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的主要的国际机场,并且是目前中国最繁忙的民用机场,同时也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基地机场。

  2004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取代东京国际机场(羽田)成为亚洲飞机起降最为繁忙的机场。按客运量算,2004年,首都机场是亚洲四大机场(位列羽田、曼谷、香港之后)之一以及全球第二十大机场。2005年,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已成为亚洲第二大机场(仅次于羽田机场),全球排名第十五位。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2007年11月5日星期一

北京国家大剧院

北京国家大剧院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总占地面积 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26.88亿人民币。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2416个坐席的歌剧院、2017个坐席的音乐厅、1040个坐席的戏剧院、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其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基础埋深的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 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但其实际高度要比人民大会堂高很多,因为国家大剧院地下的高度有10层楼那么高,其60%的建筑在地下。

  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国家大剧院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调和光泽的钛金属覆盖,前后两侧有两个类似三角形的玻璃幕墙切面,整个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计划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北京国家大剧院

2007年11月4日星期日

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址

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址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工程是建国以来国家建设的单体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配套设施之一,并将成为北京市重要的标志性建筑、重要的文化景观。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原“北汽摩厂址”),紧临东三环,地处CBD核心区,占地19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最高建筑234米,工程建安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楼(CCTV)、电视文化中心(TVCC)、服务楼及媒体公园。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由主楼、电视文化中心和附属配套设施组成,竣工后将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中央电视台将具备200个节目频道的播出能力,并使央视成为亚洲最大的“电视航空母舰”。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址

2007年11月3日星期六

北京中央电视台

北京中央电视台

  中国中央电视台(China Central Television,CCTV)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试播,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英文简称CCTV。

  中央电视台是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的电视广播网的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也是中国官方最重要的宣传力量之一。

  现在的中央电视台大楼中央电视台目前的大楼位于北京海淀区军事博物馆附近,这坐大楼曾是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北京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