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30日星期四

西班牙布宜纳维斯塔的塔可山

西班牙布宜纳维斯塔的塔可山

  西班牙塔可山(Montana de Taco)为一座322公尺高的火山穹顶,看似守望着布宜纳维斯塔(Buenavista)的农业地区,,古老的火山口如今已成了蓄水池。特内里费岛(Tenerife)西北部沿岸平原上到处都是香蕉园,灌溉香蕉园的水源即由此而来。香蕉园在肥沃的火山土和亚热带气候中欣欣向荣,在加纳利群岛(Canary Islands)的农产中占了三分之一。然而,这些群岛严重缺乏新鲜饮水,主要是因为降雨量低,又没有河川,于是7座岛屿中有两座几乎全靠滤掉盐份的海水过活。饮水短缺影响了超过百分之二十的群岛居民,而进入这一带的观光客数量已经相当多,对饮水的需求也不断地增长。

  来源:杨·贝特朗“从空中看地球”航拍专题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西班牙布宜纳维斯塔的塔可山

Google Earth上发现的十大裸体照片

  以前你可能看到过我们发布的Google Earth上的荷兰裸体日光浴的地标,其实你可能不知道,在荷兰海牙,赤裸和半赤裸荷兰男人和女人们其实已经泛滥成灾了,是的,现在不需要什么望远镜之类的偷窥工具了,打开你的Google Earth,定位荷兰海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世界上的十大裸体照片吧。

Google Earth上发现的十大裸体照片

  第一名:这个女人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不少人认为她是个面朝天的女性,我个人保留怀疑。

Google Earth上发现的十大裸体照片

  第二名:紧挨上面那个露胸部的女人旁边一处,我认为这一个可以确定是个女子。她看起来似乎面朝天,并且她头上看上去有一大簇头发,因此可能是女性。

Google Earth上发现的十大裸体照片

  第三名:上一位的旁边六间房的地方,又是一个半赤裸的荷兰人,她好像穿着某种短裙。

Google Earth上发现的十大裸体照片

  第四名:这一个曾经在其他站点被广泛讨论,不过我还是认为这的确是一个人,只是穿的很少而已。

Google Earth上发现的十大裸体照片

  第五名:这个人认为他在自己的屋顶是安全隐秘的(他大概没有看过《国家的敌人》这部电影),此人的胸部是全裸的(性别未知,仅从胸部无法识别)。

Google Earth上发现的十大裸体照片

  第六名:海滩外面的一个咖啡店里(推测这是开放之前),我们看到某个人镇静地坐在椅子上,并没有察觉到现在全世界都有福来欣赏她裸露的身体。

Google Earth上发现的十大裸体照片

  第七名:上面那个裸体主义者也许并且未察觉,在楼房的对面,还有其他人也在裸体日光浴,这个更厉害,几乎完全一丝不挂!顺便说一句,有谁知道谁在这件咖啡店工作吗?好希望去光顾一下。

Google Earth上发现的十大裸体照片

  第八名:还是在海滩,有两三个裸体主义者认为他们躲藏在屏风后面就没人看到了,显然他们错了,他们的裸体是无处可藏的。

Google Earth上发现的十大裸体照片

  第九名:这个家伙试图将身体躲藏在一些灌木丛中,当然也是逃不出世界淫民的眼睛… 说实在的,我真希望大家一起去扯这家伙的大肥腿。

  第十名:好了,您知道还有更好一个吗?我肯定的还有更加精彩的内容还没有被发现,所以去搜索吧!找到后告诉我,你会发现那会被我添加到这里。

  感谢Google Earth社区用户的这些发现。

  中文翻译由 William Long 翻译,并首发于Google Earth观察,名为《Google Earth上发现的十大裸体照片》。英文原文:Top 10 Naked People on Google Earth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Google Earth上发现的十大裸体照片

2006年11月29日星期三

德国国会大厦的圆顶

德国国会大厦的圆顶

  国会大厦(也称“帝国大厦”)现在不仅是联邦议会的所在地,其屋顶的穹形圆顶也是最受欢迎的游览圣地。它不断更新的历史映射着自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历史的各个侧面。德国国家统一后,历时十二年的重建计划已经改变了德国首都的面貌。这里一度是欧洲分裂的象征,现在则是大陆东西两侧的效仿聚会之地。在这个历史悠久却又现代化的城市里,玻璃与钢铁掺杂在十九与二十世纪的建筑风格中。

  国会大厦建于1884至1894年,是保罗·瓦洛特在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后为帝国议会建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由于当时威廉二世的反对,建筑上的铭文“为了德意志人民”是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被镶上的。

  1918年11月9日,议员菲利普·沙伊德曼通过国会大厦的窗口宣告共和国的成立。1933年2月27日大厦失火,部分建筑被毁,失火原因不明。“国会纵火案”成为纳粹统治者迫害政界反对派人士的借口。

  二次大战中,大厦遭到严重毁坏。1961至1971年间,大厦按保罗·鲍姆加藤的设计方案重建。重建的国会大厦对建筑进行了简化,省去了1945年被炸掉的大厦圆顶部分。这座曾位于柏林墙边界上的大厦内曾办有“德国历史问答”展览。目前,该展览迁至德国大教堂中。东西德合并之后,德国联邦议会决定重新迁入国会大厦。1994年至1999年,诺曼·弗斯特爵士以大厦最初的规模为蓝本设计,对国会大厦进行了重新修建,建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议会办公大楼,新建的穹形圆顶供人游览。1994年修复工程开始之前,国会大厦曾成为全欧洲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品:Christo 和Jeanne Claude 包裹国会大厦。现在,曾让人争议一时的穹形圆顶已成为柏林城的新标志。

  来源:杨·贝特朗“从空中看地球”航拍专题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德国国会大厦的圆顶

2006年11月28日星期二

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

柏林犹太博物馆

  犹太博物馆建于1993年至1995年,是为纪念死于第三帝国时期的六百万犹太人而建,并且展有犹太人在德国近两千年的历史。

  馆长布鲁门索(MichaelBlumenthal)是德裔犹太人,他的父亲曾被拘禁在布杭瓦尔集中营(Buchenwald)。这座博物馆是为纪念死于第三帝国时期的六百万犹太人而建。

  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称他的设计为“BetweentheLines”(两线/行之间)。建筑折叠多次、连贯的锯齿形平面线条被一组排列成直线的空白空间(“voids”)打断。这些空白空间代表了真空,意喻着犹太人民及文化在德国和欧洲被摧残后留下的、永远无法消亡的空白。

  犹太博物馆里,由表及里,所有的线条、面和空间都是破碎而不规则的,整幢建筑几乎找不到任何水平和垂直的结构。人一走进去,便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了一个扭曲的时空。沉重铁门,阴冷黑暗的狭长空间,微弱的光线,使参观者无不感受大屠杀受害者临终前的绝望与无助,藉由此混乱的图形表达出欧洲集体意识中最痛苦回忆之可怖。

  博物馆在2001年9月9日开幕,展示内容包括大屠杀(Holocaust)的追念,它是二十世纪规模最大的种族屠杀。其他的种族残杀,还包括土耳其人在1915年到1916年大规模残杀亚美尼亚人(120万人死亡)、赤棉政权在1975年到1979年屠杀柬埔寨人(170万人死亡),以及1994年在卢安达,图西人对胡西人大开杀戒(50万人死亡)。根据国际法,1948年起,种族屠杀被视为一项罪行。

  来源:杨·贝特朗“从空中看地球”航拍专题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柏林犹太博物馆

2006年11月26日星期日

荷兰利瑟镇郊的郁金香园

荷兰利瑟镇郊的郁金香园

  每年4、5月,荷兰大地就会披上多彩的外衣。自从奥地利大使从奥斯曼帝国带回的球茎于1594年首次开花以来,荷兰的郁金香经过四个世纪的拣选、淘汰,如今已衍生出八百多种变种。荷兰人以两万多公顷的田地(一半种郁金香,四分之一种百合),生产的有花鳞茎植物(约一百亿株)占全球百分之六十五,切花则占全球百分之五十九。荷兰农业雇用了百分之五的劳动人口,是全世界最集约的农业之一,並将荷兰推上全球第三大农产品输出国的宝座(仅次于美国、法国)。但农药导致水质恶化,荷兰因此开始利用天然掠食者来保护作物,尤其是园艺领域的作物,使其免遭疾病和害虫侵袭。

  来源:杨·贝特朗“从空中看地球”航拍专题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荷兰利瑟镇郊的郁金香园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在1997年正式落成启用,它是工业城毕尔巴鄂(Bilbao)整个都市更新计划中的一环。当初斥资一亿美金动工兴建,整个结构体是由加州建筑师盖里(FFrank O.Gehry),藉助一套v空气动力学使用的电脑软件逐步设计而成。博物馆在建材方面使用玻璃、钢和石灰岩,部分表面还包覆钛金属,与该市长久以来的造船业传统遥相呼应。博物馆全部面积占地两万四千平方公尺,陈列的空间则有一万一千平方公尺,分成十九个展示厅,其中一间还是全世界最大的艺廊之一,面积为130公尺乘以30公尺见方。这项文化名胜已经吸引许多人前来毕尔巴鄂参观,每年参观人数从26万人增加到100万人。博物馆活化了当地的经济(巴斯克省的工业产品净值因此成长了五倍这多),也为该市盈率带来新生。

  1997年,一座石破天惊的建筑杰作在西班牙中等城市毕尔巴鄂横空出世,它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被报界惊呼为“一个奇迹”,称它是“世界上最有意义、最美丽的博物馆。”它就是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

  作为城市诗篇的建筑,能够将城市中疾走的人群从庸碌的时间中暂时解救片刻,或者仅仅是让我们深呼吸一次,在云淡风清中悦目而赏心,然后幻想夕阳和雨。那些能够将建筑真正作为城市诗篇而书写歌咏的建筑师,在这个时代比真正的诗人还要稀少,一座城市遭遇他们、发现他们、并邀请他们为自己留下吉光片羽,需要的是难得的福缘。

  1991年,西班牙北部城市毕尔巴鄂市政府与古根海姆基金会共同做出了一项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的决定:邀请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为该市即将兴建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进行建筑设计。

  毕尔巴鄂市始建于1300年,因优良的港口而逐渐兴盛,在西班牙称雄海上的年代成为重要的海港城市,17世纪开始日渐衰落。19世纪时,因出产铁矿而重新振兴,但20世纪中叶以后再次式微,1983年的一场洪水更将其旧城区严重摧毁,整个城市雪上加霜,颓势难挽,虽百般努力却苦无良策。九十年代初,毕尔巴鄂已沦为欧洲藉藉无名的蕞尔小城,若非该市球队在西甲联赛中尚占有一席之地,绝大部分人可能终身无缘闻该市之名。

  为城市复兴大计,毕市政府决议发展旅游业,但该市历史不长、名头不响、风俗不奇、景色不佳,兼乏名人旧迹,各种可能的旅游资源一一欠奉,如何吸引外埠人士前来观光成为头号难题。多方问计之下,终于决定兴建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寄希望于欧洲众多艺术爱好者的“文化苦旅”。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向为收藏现代艺术的重镇,其基金会早有向欧洲拓张之意,双方一拍即合,要将新的博物馆营造成当代的艺术奇迹。

  环顾天下,彼时在全世界堪当此大任的建筑师屈指可数,最后双方将目标锁定于洛杉矶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盖氏的建筑向来以前卫、大胆著称,其反叛性的设计风格不仅颠覆了几乎全部经典建筑美学原则,也横扫现代建筑,尤其是“国际式”建筑的清规戒律与陈词滥调。

  深受洛杉矶城市文化特质及当地激进艺术家的影响,盖里早期的建筑锐意探讨铁丝网、波形板、加工粗糙的金属板等廉价材料在建筑上的运用,并采取拼贴、混杂、并置、错位、模糊边界、去中心化、非等级化、无向度性等各种手段,挑战人们既定的建筑价值观和被捆缚的想像力。其作品在建筑界不断引发轩然大波,爱之者誉之为天才,恨之者毁之为垃圾,盖里则一如既往,创造力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终于,越来越多的人容忍了盖里,理解了盖里,并日益认识到盖里的创作对于这个世界的价值。

  1989年,整整60岁的弗兰克·盖里荣获了国际建筑界的顶级大奖——普利茨克建筑奖,这时,他已从一个叛逆的青年变成一位苍苍长者,尽管已功成名就,声誉倾盖一时,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向新的建筑可能性的追问,没有停止过向自由深处抵进的步伐。

  1991年开始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成为盖里“晚年变法”,跃升到更高创作境界的重要契机。博物馆选址于城市门户之地——旧城区边缘、内维隆河南岸的艺术区域,一条进入毕市的主要高架通道穿越基地一角,是从北部进入城市的必经之路。

  从内维隆河北岸眺望城市,该博物馆是最醒目的第一层滨水景观。面对如此重要而富于挑战性的地段,盖里给出了一个迄今为止建筑史上最大胆的解答: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面体量组合而成,其形式与人类建筑的既往实践均无关涉,超离任何习惯的建筑经验之外。在盖里魔术般的指挥下,建筑,这一章已凝固了数千年的音乐又重新流动起来,奏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声响。

  在邻水的北侧,盖里以较长的横向波动的三层展厅来呼应河水的水平流动感及较大的尺度关系。因为北向逆光的原因,建筑的主立面终日将处于阴影中,盖里聪明地将建筑表皮处理成向各个方向弯曲的双曲面,这样,随着日光入射角的变化,建筑的各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动的光影效果,避免了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沉闷感。

  在南侧主入口处,由于与19世纪的旧区建筑只有一街之隔,故采取打碎建筑体量过渡尺度的方法与之协调。更妙的是,盖里为解决高架桥与其下的博物馆建筑冲突的问题,将建筑穿越高架路下部,并在桥的另一端设计了一座高塔,使建筑对高架桥形成抱揽、涵纳之势,进而与城市融为一体。以高架路为纽带,盖里将这栋建筑沛然莫御的旺盛生命活力辐射入城市的深处。

  博物馆的室内设计极为精彩,尤其是入口处的中庭设计,被盖里称为“将帽子扔向空中的一声欢呼”,它创造出以往任何高直空间都不具备的、打破简单几何秩序性的强悍冲击力,曲面层叠起伏、奔涌向上,光影倾泻而下,直透人心,使人目不暇给,百不能指其一。

  在此中庭下,人们被调动起全部参与艺术狂欢的心理准备,踏上与庸常经验告别的渡口。有鉴于赖特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中对艺术展品不够尊重的教训,盖里的展厅设计简洁静素,为艺术品创造一个安逸的栖所。

  古根海姆博物馆极大地提升了毕尔巴鄂市的文化品格,1997年落成开幕后,它迅速成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建筑圣地与艺术殿堂,一时间冠盖云集,游客如织,成为欧洲文化界人必躬逢之盛。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在年余间就达400万人次,直接门票收入即占全市岁入的4%,而带动的相关收入则占到20%以上,毕尔巴鄂一夜间成为欧洲家喻户晓之城、一个新的旅游热点。

  毕市政府赚得盆满钵满、食髓知味之余,随即邀请全世界多位著名建筑师为其设计各种标志性建筑。古根海姆基金会创造了现代文化奇迹,为博物馆界留下了一个不胫而走的神话,与毕市政府形成“双赢”。弗兰克·盖里也由此确立了其在当代建筑
的宗师地位,并被委托设计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新馆。

  在20世纪90年代人类建筑灿若星河的创造中,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无疑属于最伟大之列,与悉尼歌剧院一样,它们都属于未来的建筑提前降临人世,属于不是用凡间语言写就的城市诗篇。

  1996年普利茨克建筑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西班牙著名建筑师拉斐尔·莫尼欧对它由衷叹服道:“没有任何人类建筑的杰作能像这座建筑一般如同火焰在燃烧。”

  这个作品中盈溢的那种暗合于西班牙文化的、既激扬又沉静的诗意,不仅倾倒了全世界的万千民众,也折服了无数对盖里满怀偏见的建筑师。当然,最幸福的应属毕尔巴鄂市的居民,当天起凉风,日影飞去,整个博物馆因光阴的流转而幻化出奇异的迷彩,河面粼波浩荡,光影上下相逐,整座城市随一栋熠熠闪烁的建筑舞蹈起来的时候,他们是否已淡忘了城市痛苦的过去,不知今夕何夕?

  来源:杨·贝特朗“从空中看地球”航拍专题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2006年11月25日星期六

智利丘基卡马塔的铜矿场废料

智利丘基卡马塔的铜矿场废料

  这只巨大的扇贝壳是用土做成的。起重机沿着稍稍弯曲的路线连续弃土,创造出这一道道相邻的隆起沙地。这些采掘出来的土内含铜矿,土与矿石经过筛滤而分离。铜矿在丘基卡马塔(Chuquicamata)铸造厂精炼,由于安装了新设备,该厂如今可将精炼过程中释放的百分之九五的二氧化硫和百分之九十七的砷滤出。1992年通过了一道法令,旨在降低空气污染,要求经营该矿场和附属设施的国营公司,投资数千万美元更新设施。但该公司的产能并未因此而降低,事实上,从2004年起,丘基卡马塔矿场的产能将提高为每年七十五万公吨的铜(2001年时是63万公吨)

  来源:杨·贝特朗“从空中看地球”航拍专题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智利丘基卡马塔的铜矿场废料

2006年11月24日星期五

漫步美国空军异常壮观的“飞机坟场”

  美国西南部距墨西哥六十英里的亚利桑纳州沙漠,排列一大片连著一大片以千计的美国军机,壮观的场面,若不是亲眼目睹,实在难以想像。从当年美国海军的飞船,到去-年在伊拉克(新闻、网站)战火中被追杀得千疮百孔的A10「霹雳」攻击机,都停放在这个被暱称为「飞机坟场」的全球最大飞机保存场———「航太维修及翻新中心」。

美国空军异常壮观的“飞机坟场”

  飞机坟场位於亚利桑纳州吐桑城的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内,占地二千六百英亩(十点五二二平方公里,只比台北市信义区略小),目前存放了四千馀架、共约七十种美国-军机。这里也有几架民航机,是军方为取用零件而买的。

  飞越大西洋 林白在此降落

美国空军异常壮观的飞机坟场

  这个基地已有近八十年历史。基地建於一九二五年,一九二七年飞行家林白创下史上首次飞越大西洋纪录後,驾著单翼型飞机「圣路易精神号」在此降落,为戴维斯—蒙森-机场举行落成揭幕仪式,它也是当时是美国最大的民用机场。二次大战期间,这座机场并担任轰炸机作战训练基地。

  大战结束後,机场转为空军基地,自一九四六年开始,负起保存军机的任务。美国当年在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的B二九轰炸机—艾诺拉?盖,即是戴维斯—蒙森成为飞机-贮存场後的第一批「住客」。

  之後,在韩战和越战期间,这一基地曾负责提供飞机和零件。基地也在对伊拉克战争期间供应飞机零件。少雨碱性土 适合存放飞机

  据美国与前苏联间当年签署的「限制和削减战略进攻武器条约」,数百架B五二战略轰炸机曾在此地销毁。

美国空军异常壮观的飞机坟场

  这片基地全盛时期是在一九七三年,当时共存放了六千馀架飞机。因为此地存放的多是退役且不能再飞的空中英雄,这些飞机的零件,也常被拆作他用,等於是许多军机的-最後安息之地,飞机坟场之名因而不胫而走。

  但称这里为「坟场」,其实并不完全公平,因为存放在这里的飞机也常翻新。二○○三会计年度中,这里共收存了一三一架飞机,但也翻新出厂了一一二架飞机,并对外供-应近一万八千件飞机零件,总值达十亿美元(约合台币三百卅八亿)。

  美军挑中此地存放非现役飞机,是看上吐桑得天独厚的天候适合长期存放飞机,不必另建机库和停机坪而无朽损之馀。吐桑沙漠少雨(年降雨量十一英寸)、湿度低,加上-碱性的紧密钙质层土壤,成为最理想的飞机存放地点。

  对决定保存准备将来启封翻新的飞机,航太维修中心都依照存封的标准程序处理,先移除危险的武器和机密装备,释出燃料,以润滑油料保护油管及油箱,之後用胶带密封-所有的门窗、开口处及隙缝,再喷上数层特殊喷胶封住飞机外层,底层则不封以便散热。有些飞机则用塑胶罩保护。

  这个标准存封程序一般可将飞机存封四年,四年後再启封重新封存。

  由该中心翻新的飞机,主要是提供给美国国防部使用,不过,义大利、波兰和泰国等美国友邦也在此提取军机,都曾买过这里封存的F十六战斗机。

美国空军异常壮观的飞机坟场

  台湾一九九三年前曾在该中心选购四架E二「鹰眼」空中预警机,今年五六月间,也在此挑选了十二架「猎户座」反潜侦察机。

  但当时美国国务院严格规定不能全新军机给台湾,因此最後折衷的做法是,台湾取得全新的E二,但另外装上旧E二的起落架门,及台湾完全派不上用场的尾钩(飞机停靠-航空母舰上所需,但台湾没有航空母舰)。

  航太维修中心很自豪的指出,在这里花的每一块美金,可赚回十六美金的回馈,为美国政府省下大笔经费。也因此该中心也正名说自己不是飞机坟场,而是「沙漠之钻」。

美国空军异常壮观的飞机坟场

  在基地里广阔的沙漠中储存着美国军方的退役飞机和封存飞机。因为这里的气候温暖干燥,机体腐蚀很慢。

  每架被送到坟场的飞机都要拆除易损的部件和昂贵的仪器,并且抽干了“飞机的血”——燃油、液压油等所有液体,机体上的窗口、门、舱口都用保护性材料密封,座舱玻璃遮盖严密,否者很容易被沙漠强烈阳光所老化变黄,但是飞机机腹的舱门则尽量开着,避免机内气压过高。

  多数被送到这里的飞机最终的下场是成为“配件供应者”,最终被拆得零零碎碎;少数幸运儿像 C-130 运输机侧整修后被卖成民用,如改成灭火机。但是也有飞机是指定到这里来“杀头”的,大批 B-52 成为核裁军条约的牺牲品,被肢解后排列整齐后供苏联卫星拍照。当然也有少数一些封存的飞机也会被卖到国外。

美国空军异常壮观的飞机坟场

  来源:联合新闻网,华盛顿记者林宝庆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美国空军异常壮观的“飞机坟场”

2006年11月23日星期四

谷歌地图揭秘美国核武器储存地点

美国核武器储存地

  一项新公布的发表在《原子科学家公报》的调查表明,美国的存储的近万枚核弹头在12个国家和18个地点以及欧洲六国。

  文章的作者-汉斯米登森的罗伯特和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第诺里斯确定的地点可能从多年的监测数据拼合文件中分析官员报表、新闻报道、漏水、交谈现任和前任官员、商业高分辨卫星照片等解密。

  大概认定超过三分之二的核弹头仍贮存在美国的军事基地、弹道导弹和轰炸机,即使目前冷战已结束了16年。两千这些弹头仍维持高度警戒,准备随时发射。只有大约28%的美国核弹头已移到单独设施储存,其中最大的一个地下基地在航空克基空军基地,新墨西哥州存储了超过1900枚核弹头。

  目前美国核武基地分别是:太平洋战略武器设施、班戈、华盛顿空军基地、内华达州、华伦空军基地、怀俄明航空空军基地、新墨西哥空军基地、蒙大拿迈诺特空军基地、北达科他厂、德州巴克斯空军基地、路易斯安那州埃尔斯沃斯空军基地、密苏里战略武器设施。

  使用Google Earth软件可以看到这些存储点,下面的地标文件就包含了所有核武器存储点的地址。美国的核武器安全部门是不希望大众知道这些位置。

  资料来源: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战略安全博客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Google Earth揭秘美国核武器储存地

2006年11月21日星期二

比利时布鲁塞尔原子塔

比利时布鲁塞尔原子塔

  比利时布鲁塞尔原子塔(Atomium)矗立于比利时的埃瑟尔(Heysel)高原上,高102米,当年是为1958年的万国博览会而兴建。以钢骨建构出放大1650亿倍的铁分子结晶,它的9颗圆球代表9粒铁原子,也象征比利时9省。

  9个圆球之间用粗大的钢管相连,圆球和钢管总重量达2200吨。9球之间有自动梯相连接,圆球四周镶着巨大的明亮的有机玻璃,并装有数架望远镜,可同时供250位游客观光。每个圆球都有一个科技知识展览室。内容包括和平利用原子能,航天技术、太阳能、天文、地理与科普知识。

  来源:杨·贝特朗“从空中看地球”航拍专题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比利时布鲁塞尔原子塔

2006年11月20日星期一

摩纳哥国会中心堂

摩纳哥国会中心堂

  这是用法国沃尔维克(Volvic)的熔岩块拼出的神奇之作。这些熔岩块来自法国中央高原的采石场,先切成薄板状,再送到普罗旺斯涂上瓷釉,接着切割成二万四千块、14种亮丽颜色的菱形石板,最后铺在摩纳哥国会中心堂的屋顶,形成这片约一千五百平方米宽的平台。

  这座六边形建筑在坚如磐石的混凝土椿上,正对着著名的赌场。整座建筑俯瞰地中海,宛如蒙地卡罗市滨海区新长出来的生物。

  图中两人行走其上的几何图案平台出自瓦萨雷利(Victor Vasarely)之手,即是该建筑物的屋顶。1979年,瓦萨雷利和建筑师金斯伯格(Jean Ginsberg)合力完成该平台,取名Hexagrace.它重现了瓦萨雷利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并具体落实了这位艺术家的中心理念——将人工之美与平凡的都市环境融为一体。

  瓦萨雷利逝世于1997年,享年91岁,为抽象几何艺术和机动艺术的大师。

  摩纳哥位于地中海边峭壁上,与法国南部紧紧接壤,西距法国尼斯(Nice)18公里,东离法义边界12公里。与梵谛冈、卢森堡等国一样,全国虽只有1.9平方公里,面积虽小,名气却是举世皆知。

  全国分为四区:摩纳哥维尔(Monaco-Ville)、蒙地卡罗(Monte-Carlo)、康达敏(La Condamine)与芳薇耶(Fontvieille)。其中以摩地卡罗最为著名,每年一次的摩地卡罗大赛车,拿此区的街巷当做比赛跑道,刺激精彩不可一般而论,当然还有豪华的大赌场,知名度之高,连赌城拉斯维加斯都有一间饭店就叫做蒙地卡罗。

  蒙地卡罗赌博之名是来自1856年摩纳哥亲王夏尔三世(Charles Ⅲ)为了解决财务危机,在市区北边开设首家赌场。而目前最知名的大赌场是建于1878年,由曾设计巴黎歌剧院的设计师加尼叶(Garnier)操刀,四周花园环绕,内部的天花板与墙壁装潢华丽,金碧辉煌彷若皇宫内院。

  摩纳哥人对王室相当敬重,王室在1870年取消国民的所得税,使得摩纳哥成为有钱人的天堂,间接地刺激这个蕞尔小国的经济发展。

  来源:杨·贝特朗“从空中看地球”航拍专题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摩纳哥国会中心堂

2006年11月19日星期日

丹麦米德尔格伦登海上风车园

丹麦米德尔格伦登海上风车园

  丹麦哥本哈根的米德尔格伦登(Middelgrunden)海上风车园(风电场)位于距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几公里的海面上,风机通过海底电缆与3.5公里以外的Amager电厂的变压器相连。

  从想法到现实早在1993年,哥本哈根一群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就产生了建设Middelgrunden风电项目的设想。但想法的实现却经历了7年的时间,于2001年5月建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

  现在,这个由Middelgrunden风机合作社与哥本哈根能源局风能事业部共同开发,装机4万千瓦、拥有20座0.2万千瓦风机的海上风电场,正在为哥本哈根的4万多户家庭供电。

  丹麦计划在二○三○年时,靠风力提供全国所需电力的一半(目前是百分之十)。目前,可再生能源仅占全球所用原生能源的百分之二,但因具环保优势而渐受重视。科技的进步降低了风力发电场的噪音(安设于距住宅区约五百公尺处),也降低了其发展阻力。过去四年里,风力发电场每年平均成长三成。由此看来,这类发电设施似乎已为人所接受。

  来源:杨·贝特朗“从空中看地球”航拍专题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丹麦米德尔格伦登海上风车园

澳大利亚大堡礁

澳洲大堡礁

  大堡礁绵亘于澳洲东北海岸,长二千五百公里,育有四百多种珊瑚,为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组成物。这片丰富而宁静的海底生物乐园,一九七九年辟为海洋公园(占全球受保护海面的百分之十五),一九八一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大堡礁栖息有一千五百多种鱼、四千种软体动物,还有濒临绝种的儒艮(海牛)之类的动物,以及六种海龟(全世界只有七种)。珊瑚礁为世上唯一在本质上属于生物性的地形,由众多珊瑚虫所组成,而珊瑚虫与与动物海藻(zooxanthella)共生。动物海藻为光敏海藻,促成其宿主钙质骨骼的发展。

  大堡礁纵贯蜿蜒于澳洲的东海岸,全长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南端最远离海岸241公里,北端离海岸仅16公里。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

  在礁群与海岸之间是一条极方便的交通海路。风平浪静时,游船在此间通过,船下联绵不断的多彩、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为吸引世界四方游客来猎奇观赏的最佳的海底奇观。

  到了北昆士兰州的城市凯恩斯-Cairns,可以选择不同的岛屿和路线去看珊瑚礁。有一个比较综合的景点值得一看:绿岛胜地- Green Island Resort.它有一个与一般水族馆不同的“水下世界”馆,除了有更多种类、更多数量的热带鱼,还有斑斓奇异的活珊瑚。这都是有生命的群体,颜色千奇、形状百怪:有的像生物,原地浮动不停;有的像植物摇曳滋长。珊瑚的颜色比陆地上植物的色彩还丰富绚丽。加之游弋穿行其间的热带鱼群,你会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活的艺术宫殿,心旷神怡之际,便想打破这种只可视不可触的神秘感,能否入水也身历其境?

  这里还有几个小海岛可以做游艇去观赏,如果你不晕船的话,游艇上的午餐将是一顿最满意的海味。有一个鸟岛Michaelmas Bay,在接近鸟岛之前,换乘一有玻璃窗环绕的小艇,坐在窗前观景,你感觉在看小宽银幕立体电影。那些活跃生动的海底世界图像一定会定格于眼膜,印嵌在脑海,永远闪现着大自然的美感。

  来源:杨·贝特朗“从空中看地球”航拍专题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澳洲大堡礁

2006年11月18日星期六

墨西哥坎昆岛的坎昆角

墨西哥坎昆岛的坎昆角

  在墨西哥金塔纳罗奥州犹加敦(Yucatan)半岛的东北尾端,有座狭长的岛屿矗立于沿岸广大泻湖与加勒比海之间,岛上直到一九七二年才出现几栋建筑。如今这里已是墨西哥最重要的观光区,全球最大的海边渡假胜地之一,与欧美有直飞班机往来。沿着十五公里长的海边,豪华饭店林立;在坎昆(Cancun)南部的马雅里维拉(Maya Riviera)海岸沿线,住宿设施更是绵延七十公里长。观光是墨国的重要经济来源,二○○○年时就替墨国赚进八十三亿美元。一九九九年,在坎昆这个大众旅游胜地(每年三百万游客,百分之七十四是外国人),举办了一场以“永续观光”为题的北美洲会议。观光开发带给环境的冲击,往往连带改变了当地原有的特色。这项前所未有的会议,便将重点放在自然资源与本土特色的保存,以及如何开发当地人也能公平分享的利益。

  坎昆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东北部,过去只是加勒比海中靠近大陆的一个狭长小岛,长21公里,最宽处只有400米。但这里有平静的大海,明媚的阳光,细软雪白的沙滩,周边还有大量古玛雅人的文化遣存。经过开发,坎昆岛上已建起80多座豪华旅馆以及餐馆、购物中心、娱乐场所。坎昆早已成为闻名世界的海滨度假旅游的胜地,每年有200多万国外旅游者到这里度假旅游。

  来源:杨·贝特朗“从空中看地球”航拍专题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墨西哥坎昆岛的坎昆角

2006年11月17日星期五

葡萄牙里斯本大发现纪念碑

葡萄牙里斯本大发现纪念碑

  葡萄牙里斯本的“大发现纪念碑”(Monument to the Discoveries)高50公尺,矗立于太加斯河口,为独裁者萨拉查(Salazar)为纪念航海家亨利逝世五500周年在1960年命人所建。亨利站在船首,手上托着一艘当时的多桅小帆船,其他15与16世纪伟大的海上探险家则紧跟在后,包括1498年绕过好望角的达伽马、1521年横越太平洋的麦哲伦,以及第一位航抵巴西的欧洲人卡布拉尔(Pedro Alvares Cabral)。葡萄牙是伊比利半岛上第一个摆脱摩尔人统治的国家,因此得以比邻国西班牙更早50年展开征服世界的大业,在航海大发现上扮演重要角色。葡萄牙水手开历史之先河,探索全球各大洋。因他们的开疆拓土,葡萄牙帝国的势力在16世纪初就远达东印度群岛。葡萄牙征服者及后来的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征服者远征时,同时将基督教信仰和科学理念传播出去,而且往往是以武力和奴役的方式来达到这项目的。

  来源:杨·贝特朗“从空中看地球”航拍专题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葡萄牙里斯本大发现纪念碑

2006年11月16日星期四

葡萄牙佩纳宫

葡萄牙佩纳宫

  葡萄牙里斯本近郊的新特拉镇(Sintra)是摩尔贵族与葡萄牙王室的夏宫所在地,之所以在新特拉建夏宫是因为这里树林阴翳、满目葱茏,风景迄人。这一带山峦起伏,宫殿、城堡和别墅就坐落在这一碧连天之中,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揉合在一起,难怪诗人拜伦把新特拉喻为伊甸园。

  早在摩尔人统治时期,新特拉王宫(Palacio Nacional de Sintra)就已经存在了,但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却是从15世纪初叶开始经过多次扩大与重建的结果——一个摩尔式、哥特式和葡式的混合体。宫内富丽堂皇,最漂亮的要数天鹅厅,成群头戴皇冠的天鹅绘在了天花板上。最后一位女王19世纪80年代仍住在这里。100年后的今天,王宫对外开放。

  翠绿的山上粉红色的佩纳宫是国王离宫,轻快的粉红色和如发射火箭般的城堡顶层塔楼,使它看上去像一座乐园式的城堡。此外还有小径、门廊和固定吊桥等,形成了多种建筑风格综合在一起的城堡。佩纳宫建于1840-1850年,距今近一个半世纪,但却是新特拉比较新的宫殿了。

  佩纳宫(Palacio da Pena)是国王离宫,它耀眼、奇特、矫饰的身姿看上去像一座乐园式的城堡。宫殿本身为多种建筑风格的大杂烩,兼具哥德式、文艺复兴式、摩尔式、曼努埃尔式(Manueline,葡王努埃尔一世在位时的建筑风格)乃十九世纪葡萄牙女王玛丽雅二世的丈夫——费迪南德(Ferdinand of Saxe-Coburg-Gotha)之心血结晶。费迪南德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启发,授命德国建筑师冯埃施韦格南爵(Baron von Eschwege)负责兴筑,主要建于1840——1850年,最终完工于1885年,即费迪南德逝世那年。居住在此地区的其他达官显贵,按照同样的理念建筑官邸,使得辛特拉成为欧洲浪漫派建筑的中心,其公园与庭园风格更深深影响及后世的景观美化设计。由于深具文化价值,此一地区于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摩尔城遗迹(Castelo dos Mouros)与佩纳宫隔山相望。与佩纳宫相比,这边是破落的遗址,有着荒凉之美。虽然逶迤起伏的城墙现在长满了青苔,但却占据着整个山头,规模之大与年代之久让人浮想联翩。伴着清爽的山风顺着城墙走,可以欣赏山腰葱翠茂密的树林及其环抱着的几座绿中白得夺目的别墅和山麓下淡橙色的新特拉城。

  来源:杨·贝特朗“从空中看地球”航拍专题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葡萄牙佩纳宫

2006年11月15日星期三

葡萄牙里斯本基督像

葡萄牙里斯本基督像

  南欧有三大半岛,葡萄牙位於最西方的「 伊比利半岛」。葡萄牙滨临大西洋,出海位置优越,但面积狭小,国土长约五百六十公里,有些地方宽仅一百四十五公里,好像停泊在欧洲大陆边缘的一艘驳船。里斯本是葡萄牙首都和最大商港,人口8 3 万,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第一大海港,与南、北美,西非及地中海的交往频繁。太加斯河在西班牙托雷多时仅是护城小河,流至里斯本成宽阔大河,注入大西洋。里斯本位於葡萄牙西部,离大西洋约七公里, 以前是希腊贸易站,后来成为古罗马市镇,城市倚海和北面的七座丘陵地 而建,许多曲折的街道顺山麓盘旋而上。市区有很多中世纪遗留至今的建筑及古蹟。一般游客会专车穿越横跨塔古斯河的四月二十五日吊桥,前往基督像(Christ in Majesty)山丘,俯瞰里斯本港湾美景。四月二十五日吊桥 ( Salazar 桥 ) , 长 2278M ,是欧洲最长吊桥, 世界第三长吊桥, 1966 年建,以葡萄牙革命获得自由之日命名 里斯本的这座基督像与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像十分雷同位於里斯本南方,在Almada山顶,由此眺望里斯本市区及海峡周边,景观开阔。

  这尊基督像于1959年树立在伊比利半岛的大西洋岸,面朝里斯本,兴建灵感来自俯瞰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像(Christ the Redeemer)。艺术家法朗科(Francisco Franco)花了10年时间,完成这尊高28公尺的雄伟基督像,连同下方82公尺高的混凝土底座,共110公尺高。基督像耸立于太加斯河口岸边,见证了伊比利半岛人民的宗教狂热。葡萄牙比邻国西班牙还早50年脱离摩尔人的宰制;在这50年间,葡萄牙抢先展开了新世界的探索和征服。在航海家亨利(1394-1460)带头下,葡萄牙水手相继出海,成为全球海域的探险先驱。

  来源:杨·贝特朗“从空中看地球”航拍专题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葡萄牙里斯本基督像

2006年11月13日星期一

西藏布达拉宫

西藏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郊区约两千米处的一座小山上。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民心中,这坐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用藏语称此为布达拉(普陀之意)。

  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耸立,壮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拉萨城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

  悠久历史,恢弘的建筑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唐初,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王朝灭之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

  明末,在蒙古固始汉的武力支持下,五世达赖建立葛丹颇章王朝。公元1645年,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五世达赖由葛丹章宫移居白宫顶上的日光殿,1690年,在第巴桑杰嘉错的主持下,修改红殿五世达赖灵塔殿,1693年竣工。以后经历代达赖喇嘛的扩建,才达到今日的规模。布达拉宫外观13层,高110米,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地方),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组成。红宫前面有一白色高耸的墙面为晒佛台,在佛教的节日用来悬挂大幅佛像挂毯。

  坚固的结构、华丽的造型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

  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宝瓶,摩蝎鱼和金翅乌做,脊饰。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内不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置身其中,步入神秘世界。

  布达拉宫是汉藏艺术交流融合的结晶,是宗教艺术的宝库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无世达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篆。布达拉宫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无世达的灵塔,座落在灵塔殿中。塔高14. 85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建造中耗费黄金11万两。其它几座灵塔虽不如达赖喇嘛灵塔高大,其外表的装饰同样使用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价值连城。

  落拉康殿中有大型铜制坛城,坛城是佛教教义中世界构造的立体模型,也是佛居住,说法的讲坛。造型别致,装饰华丽。

  萨松郎杰殿中供奉有用藏、汉、满、蒙四中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画轴。表现了历代达同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在一些殿中还悬挂有清朝皇帝的匾额。在达居住的宫殿中还有大量豪华陈设、服饰。

  整座布达拉宫堪称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博物馆。

  资料来源:中国世界遗产网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西藏布达拉宫地标

青海可可西里湖

可可西里湖

  位于治多县西北部,可可西里山与马兰山之间断陷盆地东段。半咸水湖,内流湖,岸边有盐碱结皮。湖水面积302.2平方公里,湖水深度为25米,湖水体积为75.5亿立方米,湖以山名命名,东西长39.4公里,南北宽14.7公里,湖水面300平方公里,水深一般30米,湖面海拔4878米。湖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钠亚型,矿化度13.41克/升,密度1.008,ph值8.8,水色浅绿.汇入面积1125平方公里,以冰雪融水补给,西北部冰川融水形成的连水河从湖西端注入源于西南面汉台山的冷水河从湖西南注入;北面兴军山,东西黑石山,南面可可西里山均有溪流以潜流形式汇入该湖。湖岸多为砂土带,植物覆盖度低,是高原野生动物出没之所。

  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考队在可可西里湖西南边考察时,发现大量雌、雄藏羚羊群,这意味着可可西里湖周边是藏羚羊的一个越冬栖息地。

  按照此前的研究,每年6、7月份,母藏羚羊会拖着怀孕的身躯,长距离地迁徙至卓乃湖和太阳湖等产羔地。通过此次在库赛湖、卓乃湖、太阳湖和可可西里湖等地的考察,说明可可西里地区除了长距离迁徙的产仔母藏羚羊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母藏羚羊是在产羔地附近生活和产羔的。

  藏羚羊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濒危动物物种,也是国际贸易公约列入严禁贸易附录一的动物。目前,可可西里保护区内约有藏羚羊5万只。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青海可可西里湖地标

2006年11月12日星期日

麦田怪圈中的吃豆游戏

麦田迷宫中的吃豆游戏画面

  Google Earth社区上的一个叫Cyclonic的网友发了一组“麦田怪圈”的地标,其中有一个地标很有意思,其图案是一个PacMan(吃豆)的经典街机游戏的画面。

  PacMan通常被翻译成吃豆或小精灵。这是一款经典的街机游戏由Namco开发并在1980年发行。PacMan被广泛认为是80年代街机游戏里最经典的一个,游戏的主人公黄色小精灵的形象甚至作为一种流行文化,或是此产业的代表形象。他的开发商Namco也把这个形象做为其吉祥物和公司的标志,一直沿用直今。

  游戏的目的就是控制游戏的主人公黄色小精灵吃掉藏在迷宫内所有的豆子,并且不能被“幽灵”抓到。

  这里还有一个PacMan游戏的Flash版本的在线游戏,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下,看看有没有意思。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麦田迷宫中的吃豆游戏画面

2006年11月11日星期六

格陵兰岛上的奇怪黑线

格陵兰岛上的奇怪黑线

  格陵兰是世界最大岛屿,属于大陆岛,位于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西面隔巴芬湾和戴维斯海峡与加拿大的北极岛屿相望,东边隔丹麦海峡和冰岛对望。由于面积庞大,格陵兰常被称为格陵兰次大陆。全岛约五分之四地区处于北极圈之内。

  Google Earth观察的读者“笑傲江湖”这次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标,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有一个神秘的黑线,宽3公里,长39公里,这是什么呢?超级军事基地?UFO基地?或者是卫星地图拼接出现了故障。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格陵兰岛上的奇怪黑线

2006年11月9日星期四

上海电信机房IDC资源地标

上海

  上海市电信公司目前从事IDC业务,主要有三个公司,即上海市电信公司长途通信部(简称长信),上海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热线)和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信息网络部(简称信网或者数据)。

  长信:武胜,横浜,花木和真如机房。热线: 外高桥 张江机房 信息大楼 智慧广场也能算。信网: 海宁,云莲 ,同普也能算。

  不在上面的上海其它电信机房,一般都是电信三产公司或者电信合作公司负责运营的,当然也可能有些许不准确,这之间的产权相对比较复杂,像长信的花木机房是上海移动修建,目前和长信合用。作为国家骨干节点机房 武胜机房 它是速度最好的机房,目前该机房资源紧张,基本无法进新设备。上海其它机房至少都比他多一跳或者两跳,真正想要最好的速度,一定要想办法进去。

  因此,上海电信机房也相应分割成3块:长信,热线,数据(信网)。长信是最高级的,上海的机房线路不管怎么绕,任何机房最终的出口都在“武胜机房”和“横浜机房”。

  作者:肖确伟,来源:IT写作社区,KML文件出处:EEMAP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上海电信机房IDC资源地标

Google Earth上最美的嘴唇

最美的嘴唇

  上个月,一个名为atlas1970的网友在Google Earth社区上发了一个地标“地球上最美的嘴唇”。

  这个美丽的嘴唇位于非洲的苏丹,长达一公里,即使将图片放大后近距离观看,我们发现这里的地形也很类似嘴唇。

  这个奇特的地形大概是因为岩石和溪流的综合作用,具体怎么形成的还很难说,看来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的确是美丽而神秘的。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最美的嘴唇

2006年11月8日星期三

上海大型综合超市地标

上海

  大型超市,俗称“大卖场”,是当今国际零售商业的主力。一九九五年,上海与日本八佰伴合资的八佰伴南方商厦成为上海第一个“大卖场”,此后,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等相继进入上海市场。

  大型综合超市(大卖场)是为满足顾客综合性、一次性的购物需要而产生的新型零售业态,因其服务半径大,需要有较多的人口支撑,选址多在居民居住区。

  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人口的逐步外迁,内环线内的大卖场已呈饱和状态。为求长期发展,大型综合超市已将触角伸向郊区和市外。 涌现出百联集团、家乐福、沃尔玛、乐购、麦德龙、大润发、欧尚、世纪联华、华联吉买盛、华联超市、物美大买场、文峰大世界、百佳等大型超市。

  专家指出,“大卖场”在上海的发展“适逢其时”。上海目前的人均收入与美国、日本六、 七十年代发展大型超市时的经济水平相仿。“大卖场”的崛起与发展带动了上海传统商业升级换代,但由于“大卖场” 在上海尚处于发展初创时期,前期投入较大,尚未达到门店规模效应,普遍亏损较为严重。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上海大型综合超市地标

2006年11月7日星期二

阿联酋迪拜人造天堂-棕榈岛

阿联酋迪拜人造天堂-棕榈岛

  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第二大城市。像其它中东城市一样,迪拜因石油而富庶。但对一个雄心勃勃想在新世纪大展身手的新兴城市来说,石油当然不是全部。它打开了大门,大力发展旅游业。由于拥有高素质的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因为80%的人口是外国人的缘故),到迪拜的旅游者以模特、艺术家、商人等高收入阶层居多。

  迪拜是中东地区最主要的自由贸易港和经贸中心和最大的航空枢纽,有“中东的香港”之称;迪拜取消了所得税和消费税,是世界著名的免税区;迪拜选择了一条与海湾地区其他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力图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迪拜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建造豪华度假胜地和购物场所,并对投资者和定居者敞开大门。其中,风景如画的白色沙滩与一年四季的阳光成为吸引人们的最大亮点。

  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迪拜所有的沙滩均被开发,发展遭遇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迪拜决定建造人工岛,规模空前的人工岛修建计划——棕榈岛工程由此诞生。

  从高空俯瞰阿联酋的迪拜,依稀可见两棵巨大的棕榈树漂浮在蔚蓝色的海面上。仔细辨认,棕榈树竟是由一些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除棕榈树外,还能看到由300个岛屿勾勒的一幅世界地图。缩小的法国、美国佛罗里达州、俄亥俄州都包括在内,甚至原本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也处在当地的炎炎烈日之下。

  棕榈岛工程划耗资140亿美元,2009年完工,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完全浮出海面。

阿联酋迪拜人造天堂-棕榈岛

  棕榈岛工程由朱迈拉棕榈岛、阿里山棕榈岛、代拉棕榈岛和世界岛等4个岛屿群组成,计划建造1.2万栋私人住宅和1万多所公寓,还包括100多个豪华酒店以及港口、水主题公园、餐馆、购物中心和潜水场所等设施。此外,一个水下酒店、一栋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一处室内滑雪场、一个与迪拜城市大小相当的主体公园,也在计划之内。

  巨大的人工岛修建计划显示了迪拜誓与新加坡和香港竞争成为世界商业港中心,与拉斯韦加斯竞争成为世界休闲之都的决心。虽然棕榈岛计划5年之后才能全部完成,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绝大部分房产已被抢购一空,有些房产现在在地图上还是一片海水。

  阿联酋政府决心将棕榈岛建成世界上最好的旅游胜地之一。为此,他们约请了42家公司历经3年的时间,通过100多项关于交通、海洋生态、人口密度和商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最终的可行性方案。

  他们将在阿联酋的港口城市迪拜建造两座棕榈树状人工岛,分别是朱梅拉棕榈岛和加巴阿里棕榈岛。每座人工岛都像一棵棕榈树投下的倒影。之所以要建成棕榈树的样子,一是棕榈树象征着胜利,二是棕榈树完美的几何形状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阿联酋的海岸线长度。这两座棕榈岛将使阿联酋的海岸线增加120千米,增幅为166%.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人造工程。如果将建造每一座棕榈岛的沙土和岩石建成一道两米高半米厚的墙,该墙可以绕地球三圈。其中的岩石来自阿联酋的16个采石场。这两座棕榈岛建成后,由于其巨大的规模和奇特的形状,宇航员在太空中用肉眼就可以看见它们。

  每座岛屿包括三部分:“树干”、“树冠”和新月型围坝。岛上还将种植12000棵棕榈树,这些树苗正在位于朱梅拉的苗圃里栽培。整座岛屿就是一个巨大的避暑胜地和游玩天堂,上面拥有2400套海边住房,可以入住5000人。另外,还有运动场、健身房和电影院等设施。整个工程已经在2001年年底开工,过不了几年我们就可以去棕榈岛上在棕榈树下享受一下人间天堂的滋味了。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阿联酋迪拜人造棕榈岛

2006年11月5日星期日

美国阿拉斯加上的奇怪图案

美国阿拉斯加上的奇怪图案

  在美国阿拉斯加南部一城市安克雷奇,位于库克湾海峡费尔班克斯西南,我们会发现一组奇怪的图像。

  在Google Earth不同地图的接口处,会有一些奇怪的图案和商标,这大概不是地球上的实际内容,而是Google Earth的卫星地图自己出现的错误。这些特殊的符号,在该地区共有七处。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阿拉斯加上的奇怪图案

2006年11月4日星期六

谷歌地图再爆神秘设施

  Google Earth社区上,又有人发现了一处中国神秘设施,在新疆和甘肃的交界处,有多处极为神秘的设施。

中国神秘的军事设施

  看到这些巨大的线条,你会想到什么呢?这些线条看上去一点都不像真的,就好像有人在微软画图软件里的涂鸦一样,但是如果你将其放大,你就会发现这些白色线条是覆盖在一些岩石上的,里面还有汽车轮胎行驶过后留下的痕迹。这不是卫星地图的错误,这是一些人造的神秘线条。

中国神秘的军事设施

  这个白色线条的西部不远处还有一处神秘巨大线条,附近还有一些非常神秘的设施,比如奇怪的建筑物、两处巨大的假飞机跑道。

中国神秘的军事设施

  这个线条的西部,还有一处更为神秘的圆圈,圆圈中部有一些战机,圆圈上有一些奇怪的设置,还有很多巨大的发射天线,神秘的建筑物,总而言之,这一区域的设置实在是太神秘的,其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惊天的秘密。

  Google Earth社区上,有人推测,神秘的圆圈地带,可能是用来试验导弹弹头撞击靶心爆炸效能的设施,飞机及其他物体都是用来记录爆破弹头效能的。

  因此,周围那些假跑道和白线都属于一个测试区,而在地面上那些奇怪的线路,或多或少用于衡量冲击和爆炸弹头效力,假跑道可用于其他武器的目标,可能用于测试导弹击中跑道的效果。

  据说,在美国洛杉矶东北处,也有类似的设施。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中国神秘设施

2006年11月3日星期五

上海麦当劳地标

上海麦当劳

  1955年诞生的麦当劳连锁快餐机构,至今已发展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拥有30000家分店的跨国公司。麦当劳是餐饮行业的世界第一品牌,年初,由国际著名品牌研究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推出的2003年世界最有影响力品牌100强中,麦当劳名列第二位。

  麦当劳的成功缘于它的创始人创造了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商业模式,并通过制订统一和规范化的标准,使其可以迅速的复制扩张。六、七十年代正值美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用于吃饭的时间越来越短,特别是个人大量拥有汽车后,途中快速用餐的需求出现了,而在一些机场和高速公路路口设立的麦当劳快餐店满足了人们的需要。麦当劳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腾飞而获得巨大成功,无形中具有了某种政治文化意义,人们视其为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形象,同时,能够在麦当劳用餐被视为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特征之一。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麦当劳逐渐形成了具有强烈美国CI理论特征的以红黄为基本色调、以M为品牌标志的CI体系。麦当劳的品牌内涵中包含了其产品品质、产品市场定位、品牌文化、产品标准化生产及品质保障机制、品牌形象推广、特许经营的市场扩张模式等。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上海麦当劳地标

2006年11月2日星期四

深圳欢乐谷

深圳欢乐谷

  深圳欢乐谷是一个大型主题公园。个人觉得是深圳的必去旅游景点,欢乐谷分几大主题区:西班牙广场、卡通城、冒险山、欢乐岛、金矿镇、香格里拉森林、飓风湾、阳光海岸、欢乐时光、玛雅水公园。

  我今天六月曾经去过欢乐谷玩,拍了不少照片,今天晚上,我就将欢乐谷的一些主要景点以及图片制作成为一个Google Earth地标文件,图文并茂,欢迎大家下载。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深圳欢乐谷地标

2006年11月1日星期三

深圳免费旅游景点和公园地标

深圳免费旅游景点和公园地标

  深圳是一个好地方,内地人来深圳感受最深的恐怕是到处都是免费的公园。

  公园往往是一个城市中绿化最好地方,环境最好的地方,深圳市政府为市民建造了不少免费的公益公园供市民休闲,其中不少还是情趣盎然的森林公园。

  我在《深圳免费旅游景点和公园》一文中介绍了不少不错的公园景点,现在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将所有景点和介绍包括图片都做成一个KML地标文件,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点击下载地标文件:深圳免费旅游景点和公园地标